[1] Cagle S D, Chopra A .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m Fam Physician,2019, 99:49-49. [2] Bedel C , Korkut M , Selvi F . New markers in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mmature granulocyte count and percentage. J Postgrad Med, 2021, 67:7-11. [3] 刘玉兰, 王洋. 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292-294. [4] 易文轶,刘正金.异甘草酸镁对急性胰腺炎NF-κB通路的影响以及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肝脏, 2018, 23:92-94.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 14:1-5. [6] 陈方莹, 柏小寅, 吴东. 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及生物标志物. 中华内科杂志, 2019, 58:615-619. [7] 高之峰, 王义秋, 邢飞,等. 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8, 38:571-574. [8] 姚慧娟, 魏菲.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 37:1898-1900. [9] 张洪领. 动态分析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的临床价值.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20:90-94. [10] 李洋阳, 王国兴, 张天鹏, 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837-841. [11] 何彩霞, 李鹏, 张艳婷,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肝损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价值.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429-432. [12] 闻勇, 罗杰, 丰萍璐. 体质指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病情预测价值的研究. 肝胆外科杂志, 2019, 27:289-292. [13] 王辉, 张佳莹, 杨梦媛,等. 外周血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9, 27:128-132. [14] 郭春梅, 刘红, 台卫平,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1264-1268. [15] 周天昀, 潘婷婷, 刘嘉琳,等.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亚特兰大新分类标准下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6:1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