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政芳, 黄伟, 李芹. 动态检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病人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安徽医药, 2017, 21:263-266. [2] 韩英, 崔丽娜, 郭冠亚.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免疫治疗.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677-1682. [3] 唐娟, 邓薇, 唐静,等.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疑难病杂志, 2017, 16:903-906. [4] 孟庆华.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时机把握.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1683-1686. [5]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余方. 肝衰竭诊疗指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08, 45:1053-1056. [6] 李荣华, 傅蕾, 黄燕, 等.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 28:78-82. [7] 钱志平, 陈楠, 张宇一,等.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肝脏, 2017, 22:111-115. [8] 张欣. 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7, 20:73-77. [9] 张慧, 肖蕾, 许敏,等. HBV相关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浆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广东医学, 2017, 38:1977-1980. [10] 郭利民.肝衰竭人工肝治疗的个体化选择.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 10:113-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