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小萍,侯卫平,陆军平,等.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16,32:993-995. [2] 何卫平,杨柳,鲍春梅,等.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006-1011.. [3] 汪惠鹏,韩秀梅,王学梅,等.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肝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值范围比较.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2:512-514. [4] 刘芳,魏琳,王珊珊,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9-3044.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 肝脏,2015,20:915-932. [6] 王荣琦,任伟光,赵素贤,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与多参数模型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265-269. [7] 胡菊林,戴小平,周建波,等.CT评价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及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关系.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0:674-677. [8] 庄园,丁红,朱宇莉等.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价值.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569-573. [9] 穆晓洁,孟繁坤.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乙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2131-2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