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红英, 丁洁, 游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939-942. [2] 童舒平, 王勇翔, 秦艳丽,等. 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生命科学, 2016, 28:344-356. [3] 高得勇, 王迎迎, 汪妍妍,等.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疗效分析及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肝脏, 2016, 21:722-725.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华内科杂志, 2011, 3:66-82. [5] 孙先军, 杨建军, 连鹏强, 等. 不同Apgar评分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2, 19:253-255. [6] 刘玲丽, 赖燕燕, 林海英. 乙肝患者血清PreS1-Ag和HBsAg与HBV-DNA相关性研究. 中国热带医学, 2013, 13:353-355. [7] 王冬梅.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肝脏,2016, 21:972-974. [8] 党和勤, 王丽, 李振山,等.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病毒载量的影响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4368-4370. [9] 梁桂才, 叶新山. 新型左旋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LdT)治疗乙肝相关性疾病临床进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336-339. [10] 陈丽, 陈碧翠, 张继明,等. 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的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6, 25:6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