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黎志良, 金凌印.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的临床特征. 肝脏, 2012,17:605-607. [2] 王缨, 汪春利, 李弼民. 血清学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26:40-44. [3] 何平, 闵南, 闵柳畅, 等.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病理学特点. 上海医学, 2015,38:15-18. [4] 王晓玲, 郝金翠, 王春燕, 等. 趋化因子RANTES、IL-17以及TGF-β1在HBV-GN患者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趋势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 34:1537-1541.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续二). 医药导报, 2006, 25:599-601. [6] 唐亚, 王俭勤.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 18:54-56. [7] 肖晶. 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价值及随访评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 17:911-913. [8] 邓存良, 宋新文, 陈枫, 等. 乙型肝炎病毒DN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752-753. [9] 林婷, 庄永泽, 余英豪, 等. HBV-G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12:32-36. [10] 姜旭, 张茜, 刘蕊,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近端肾小管损伤及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25:334-338. [11] 武伟, 潘楚瑛, 韩辉.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临床与病理的关系.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 10:263-265. [12] 卫建平, 刘峰, 王晨, 等.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阴性肾小球肾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 4:755-759. [13] 石成钢, 胡爱玲, 曾晓琳, 等. 肾组织preS1/S2-Ag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断中的作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 29:1815-1820. [14] 王宏杰, 张凤久. 乙肝病毒感染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间的关系分析.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6, 23:121-123. [15] Tadokoro M.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ies of hepatitis B virus nephropathy in adults. Nippon Jinzo Gakkai shi, 1991, 33:257-266. [16] 高美珠, 吴家斌, 洪富源,等. 肾小管乙肝病毒抗原沉积对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及病理影响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8, 40: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