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兵,江家骥,林灼,等.简便法分离回收血浆白蛋白并清除胆红素.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340-341. [2] 吴志民.冷沉淀的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国伤残医学, 2012,20: 86,124. [3] 黄翠霞,陈惠民.不同方法处理对冷沉淀纤维蛋白原 (FIB) 和 Ⅷ因子测量值影响的比较.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 3123-3125. [4] 杨婷.如何用传统离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96: 225. [5] 林彬.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对比.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 24-25. [6] 潘淑敏,郭颖,陈胜,等.不同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 18: 554-556. [7] 王艳清,杨颜菁,龚嘉聪,等.4种原料血浆制备的冷沉淀质量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2016,29: 972-974. [8] 徐兵,蒋晓织,朱勇强,等.碱化蛋白溶液和碱化血浆树脂吸附清除胆红素的效果比较.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 302-303. [9] 徐兵,杨晓梅,吴林岚.充氧血液蓝光照射清除血中胆红素. 肝脏, 2010,15: 448-449. [10] 周泽云,崔健丽. 输注冷沉淀对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民康医学, 2012,24: 2464,2490. [11] 王新彩.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的疗效.医药论坛杂志,2016,37:165-167. [12] 蒋永红.冷沉淀制备过程质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探讨.系统医学,2016, 1: 22-24. [13] 谭萍,太继琼,赵丽芝.冷沉淀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 12: 52-53. [14] 王静,黄远帅,张洪为,等.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疗效的Meta分析. 西部医学,2017, 29: 393-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