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7, Vol. 22 ›› Issue (8): 715-717.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王静,亓民,张国强,赵富利,费睿成,赵瑞娟   

  1. 471000 洛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
  • 收稿日期:2016-09-02 出版日期:2017-08-15 发布日期:2020-06-16
  • 通讯作者: 亓民,Email: qimin19720629@163.com
  • 基金资助: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152102310198)

  • Received:2016-09-02 Online:2017-08-15 Published:2020-06-16

摘要: 目的 研究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根据是否合并门静脉高压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B组为病例组: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31例)。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水平、脂肪含量及肝脏硬度。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病例组的年龄(50.06±2.72) 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577±2.49)%、尿素氮(5.59±2.83) mmol/L、凝血酶原时间(16.91±3.79)s、甲胎蛋白(133.04±8.56)μg/L、肝硬度(41.89±2.60) K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3.32±1.49,54.69±3.042,4.36±1.62,14.75±2.69,50.26±6.57,22.1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淋巴细胞百分比(23.84±1.69)%、血红蛋白(111.50±2.78)g/L、红细胞比积(33.83±1.28)、血小板计数(73.35±4.83) 109/L、ALT(105.49±3.07) U/L、总蛋白(61.65±1.34) g/L、白蛋白(32.61±2.45) 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47±1.74,140.24±1.78,41.08±6.33,155.74±6.09,260.25±2.79,65.33±2.33,38.4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肝硬度增加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49,0.977,1.045,均P<0.05)。结论 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肝硬度增加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为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预测门静脉高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门静脉高压, 肝硬度,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