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7, Vol. 22 ›› Issue (8): 723-725.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的关系

李瑞,李新艳   

  1. 100048 北京 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李瑞);大兴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新艳)
  • 收稿日期:2016-10-13 出版日期:2017-08-15 发布日期:2020-06-16

  • Received:2016-10-13 Online:2017-08-15 Published:2020-06-16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结束时HBsAg的水平,将患者分为HBsAg≤250 IU/mL的低水平组和HBsAg>250 IU/mL的高水平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病毒学反弹率及病毒定量水平;同时分析HBsAg水平与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病毒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12周及24周病毒学反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6周及48周时,高水平组病毒学反弹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病毒定量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及24周病毒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6周及48周时,高水平组病毒定量水平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各随访时间点,HBsAg水平与病毒定量水平均呈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病毒学反弹与HBsAg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学,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