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6, Vol. 21 ›› Issue (10): 835-837.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性肝病合并布氏杆菌感染2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江小柯, 范竹萍, 张炳勇, 白阳秋, 李修岭, 王菲   

  1. 450000 河南郑州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 收稿日期:2016-07-20 发布日期:2020-06-18
  • 通讯作者: 范竹萍,Email:zhuping_fan@163.com

  • Received:2016-07-20 Published:2020-06-18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合并布氏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收治的24例慢性肝病合并布氏杆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血培养等。结果 男性15例,女性9例。16例患者有密切牛、羊接触史,5例患者嗜好进食烤羊肉串或者喝生牛奶,3例患者接触途径不明。24例患者全部伴有发热,高热16例,热型以弛张热多见,波状热仅见于2例患者。乏力20例,多汗18例,腹痛12例,脾大20例。血小板减少20例,所有病例C反应蛋白均升高,白蛋白均下降,转氨酶多轻度升高,以AST升高为主。腹水检查中细胞数多轻度增加,波动在206~358×106/L之间,均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与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不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11例,阴性5例,8例患者未行此项检查。所有病例血培养阳性,血培养天数最短3 d,最长9 d,多数在4~5 d。治疗上多选择多西环素联合庆大霉素或者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共6周。21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因并发重症肝炎死亡。结论 慢性肝病合并布氏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部分患者试管凝集试验假阴性,而血培养周期长;治疗上常规抗生素效果差,敏感抗生素有并发重症肝炎的风险,应避免选用肝毒性较大药物,密切监测肝功能。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布氏杆菌,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