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1, Vol. 26 ›› Issue (6): 700-703.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核磁共振波谱与影像技术分析肝脏的糖脂代谢能力

李纪伟, 黎韵诗, 刘亚婷, 曹誉, 赖厚桦, 易佩伟, 汪艳   

  1. 510515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纪伟,易佩伟);第一临床医学院(黎韵诗,刘亚婷,曹誉);第二临床医学院(赖厚桦);广东省肝纤维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汪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汪艳)
  • 收稿日期:2020-08-05 出版日期:2021-06-30 发布日期:2021-07-19
  • 通讯作者: 汪艳,Email:yanwang@smu.edu.cn;易佩伟,Email:peiweiyi2007@126.com
  • 基金资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1912121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70522);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911001)

  • Received:2020-08-05 Online:2021-06-30 Published:2021-07-19

摘要: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技术(NMR)愈发成熟。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了NMR技术在肝脏疾病成像、诊断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NMR波谱(MRS)和NMR影像(MRI)数据分析,有望实现无创诊断临床肝病组织学表现。确定分析肝脏组织糖脂代谢的NMR方法,并逐渐提高其检测精确度,会对慢性肝病(尤其是代谢性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理论成果基础上,利用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杂核MRS 和MRI,或者新型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MRI,可以进一步研究肝组织的糖代谢过程。对于脂代谢的分析,主要应用方法有超极化13C磁共振、基于MRI的质子密度脂肪含量测定、同位素标记代谢通量分析等方法。本文将介绍各种MRS和MRI技术分析肝脏糖脂代谢能力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思路。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 核磁共振成像, 肝脏, 糖代谢, 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