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4, Vol. 29 ›› Issue (4): 371-373.

• 前沿、探索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PC/BCP突变的可能致病机制

李明慧, 王麟, 鲁凤民   

  1. 100191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暨感染病研究中心
  • 收稿日期:2024-03-20 出版日期:2024-04-30 发布日期:2024-08-27
  • 通讯作者: 鲁凤民,Email:lu.fengmin@hsc.pku.edu.cn
  • 基金资助: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306900)

  • Received:2024-03-20 Online:2024-04-30 Published:2024-08-27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慢性感染过程中,导致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下降/消失的HBV突变株逐渐转换为优势株,其中以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和前核心区(PC)突变最为常见,突变病毒累积造成具有不良预后的HBeAg阴性患者占比逐年上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突变病毒不仅促进HBV复制,还能诱导病毒蛋白在肝细胞内堆积,堆积的病毒蛋白将诱发肝细胞内质网应激致肝细胞病变。本文对突变诱导的肝细胞病变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PC/BCP突变, 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