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7-06-15
    社评与争鸣
    上海肝病论坛争鸣议题6:关于小肝癌治疗的讨论
    2017, 22(7):  567-568. 
    摘要 ( 102 )   PDF (724KB) ( 1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点论坛
    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最新进展——定义、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
    曹竹君,谢青
    2017, 22(7):  569-572. 
    摘要 ( 81 )   PDF (988KB)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即将到来的药物治疗
    唐颖悦,唐洁婷,茅益民
    2017, 22(7):  573-575. 
    摘要 ( 71 )   PDF (893KB) ( 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介导肝脏损伤的一名新成员:PGAM5
    陈勇,马雄
    2017, 22(7):  577-577. 
    摘要 ( 88 )   PDF (690KB) ( 4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细胞来源的肝细胞:研究HBV感染的前景广阔新工具
    施建平,金银鹏
    2017, 22(7):  578-580. 
    摘要 ( 119 )   PDF (703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 著
    HLA半相合NK细胞过继治疗肝癌的一期临床试验
    谢云波,张纪元,杨涛,金磊,王松山,廉方,曲芮,马晓芬,施明,段海峰,王福生
    2017, 22(7):  581-584. 
    摘要 ( 264 )   PDF (1473KB) ( 3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过继回输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后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4例经手术或放化疗后的肝癌患者,回输其直系亲属来源体外培养的NK细胞。观察记录培养过程中NK细胞数量、表型及杀伤功能。观察肝癌患者异体NK细胞过继回输反应,检测并记录基线及治疗后4、12周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及肿瘤标志物。结果 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培养可得到2×109~5×109个细胞,其中NK细胞占总细胞数的49%~83%。体外杀伤实验表明,培养的NK细胞对HepG2肝癌细胞系具有显著的杀伤能力,并与效靶比呈正相关,添加IL-2可以进一步提高NK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能力。回输后,4例肝癌患者无GVHD反应,肝功能、肾功能、心血管功能正常。2例患者有一过性体温升高,其中1例最高为38.5℃,持续4 h,另1例最高为37.8℃,持续7 h,未经任何治疗均自行缓解。结论 直系亲属来源的HLA半相合NK细胞过继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3个携带HJV E3D变异的遗传性血色病家系临床表型分析
    张伟,吕婷霞,李艳萌,王晓明,赵新颜,王宇,徐安健,李潇瑾,黄坚,欧晓娟
    2017, 22(7):  585-589. 
    摘要 ( 245 )   PDF (1577KB)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3个携带HJV E3D变异的遗传性血色病家系基因变异及临床表型特点。方法 3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中的先证者均完成了病史采集、铁指标、肝功能、腹部核磁检查、肝活检,排除铁过载的继发性原因,临床考虑为遗传性血色病。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分别检测目前已知的遗传性血色病相关的 5 个基因(HFE、HAMP、HJV、TFR2和SLC40A1)。结果 3个携带HJV E3D变异的遗传性血色病先证者均具有明确的铁过载表现,家系1和家系2中各有1个成员具有铁过载。2例携带HJV E3D变异的先证者还同时携带其他类型血色病基因变异。结论 HJV 基因E3D变异可能为我国遗传性血色病的热点变异,可能需要同时伴随其他位点变异才会出现表型,且男性、年龄增加更容易出现血色病表型。
    恩替卡韦治疗核苷(酸)类初治或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年临床疗效分析
    孙振广, 刘柯慧, 曹竹君, 陈榕, 刘芸野, 赖荣陶, 郭清, 谢青, 王晖
    2017, 22(7):  590-593. 
    摘要 ( 117 )   PDF (983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恩替卡韦(ETV)对核苷(酸)类药物初治和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感染科门诊随访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肝功能、HBV DNA定量、HBsAg定量、HBeAg阴转、耐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87例患者中,32例(37%)为恩替卡韦初治患者,55例(63%)为拉米夫定(LAM)或阿德福韦酯(ADV)经治换用恩替卡韦的患者。恩替卡韦初治组,阿德福韦酯经治组和拉米夫定经治组,7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00%(32/32),97%(30/31)和62%(13/21);7年累计耐药率分别为3%(1/32),3%(1/31)和38%(8/21);7年累计HBeAg阴转率为47%(9/19),45%(13/29)和20%(3/15);其中阿德福韦酯经治组有两例患者达到HBsAg清除。在所有的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更高(P=0.012),7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1%(21/23)和89%(57/64)。在恩替卡韦初治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同样比HBeAg阳性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P=0.001),累计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00%(13/13)和100%(19/19)。3组病毒学应答率比较,恩替卡韦初治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经治患者和拉米夫定经治患者(P<0.001)。结论 恩替卡韦初治患者长期疗效佳,耐药低,安全性好,阿德福韦酯经治患者序贯恩替卡韦仍能取得较好的长期疗效,但是对于拉米夫定经治患者来说,选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存在较高的耐药风险。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HBV不同抗原负载下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变化
    谢丽平,林涛发,朱玲玲,王少扬
    2017, 22(7):  594-596. 
    摘要 ( 158 )   PDF (761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不同HBV抗原负载下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变化及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DC的功能变化。方法 分离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在不同抗原负载下(HBsAg、HBcAg、HBsAg联合HBcAg)诱导DC分化成熟,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1a及HLA-Ⅱ类分子HLA-DR表达水平,同时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估DC功能。结果 与负载HBsAg诱导相比,HBcAg、HBsAg联合HBcAg诱导下DC共刺激分子表达明显增强(HLA-DR:85.12±1.55比98.37±1.27比99.21±1.33;CD1a:15.69±2.46比16.25±2.33比42.20±1.10;CD80:71.88±6.38比80.74±3.23比94.70±2.77;CD83:32.64±2.77比42.55±2.88比44.16±1.89)。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提示DC功能改善更显著,尤其HBsAg联合HBcAg诱导DC功能改善更加明显(HBV DNA阳性:7.29±0.17比7.99±0.43比8.56±0.31;HBV DNA阴性:7.48±0.30比8.22±0.41比8.78±0.31)。将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前后DC功能进行比较,经抗病毒治疗在充分抑制HBV DNA复制的情况下,DC功能的恢复更趋于完善(HLA-DR:99.21±1.33比99.82±2.67;CD1a:42.20±1.10比71.33±5.89;CD80:94.70±2.77比96.42±3.56;CD83:44.16±1.89比68.34±2.11)。结论 HBsAg联合HBcAg诱导DC细胞功能明显得到恢复和增强,HBV DNA阴性时诱导自体DC功能恢复更趋完善。
    Ghrelin对高脂喂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及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李文松, 陈立艳, 毕蔓茹, 颜炳柱, 康岚, 杨鹏飞, 王晓韧, 杨宝山
    2017, 22(7):  597-601. 
    摘要 ( 100 )   PDF (771KB) ( 3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Ghrelin对高脂喂养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及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和Ghrelin组,每组10只小鼠。NC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HFD组及Ghrelin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6周后,进行药物干预4周:Ghrelin组给予Ghrelin(60 μg/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相应NC组及HFD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进行对照;结束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测定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实时 PCR检测肝脏组织Akt、GSK3β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Ghrelin 组大鼠肝脏湿重、血TC及TG均低于HFD组(P<0.05);Ghrelin组与HFD组比较,SOD明显增高(P<0.05),MDA有所降低 (P>0.05);Ghrelin组与HFD组相比,肝脏组织Akt基因mRNA表达升高1.03倍 (P>0.05),GSK3β基因mRNA表达升高3.23倍,(P<0.05)。结论 Ghrelin 能改善高脂喂养大鼠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下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
    孙丽杰, 施宇光, 张晓宇, 舒梦妮, 陈墨洋, 于建武
    2017, 22(7):  602-604. 
    摘要 ( 143 )   PDF (662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肝星状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及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或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与肝星状细胞(LX-2细胞)共培养。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LX-2细胞SIRT1活性、mRNA及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LX-2细胞磷酸化AMP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脂联素受体2(AdipoR2)、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人Ⅳ胶原(Col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NP)、透明质酸(HA)和人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与LX-2细胞和HepG2细胞共培养组相比,LX-2细胞和表达HCV核心蛋白HepG2细胞共培养组SIRT1活性(0.4±0.1比1.0±0.2,t=6.573,P<0.01)、mRNA(0.3±0.1比1.0±0.3,t=5.422,P<0.01)和蛋白(0.4±0.1比0.8±0.2,t=4.382,P<0.01)水平下降;p-AMPK(0.3±0.1比0.8±0.2,t=5.477,P<0.01)和AdipoR2(0.4±0.1比0.8±0.2,t=4.382,P<0.01)表达下降;TGF-β1(2.3±0.5比0.8±0.2,t=6.823,P<0.01)表达增加;共培养上清液中ColⅣ、PⅢNP、HA和LN的水平增加。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降低TGF-β1的表达。结论 HCV核心蛋白下调肝星状细胞SIRT1活性及表达,下调AdipoR2表达,上调TGF-βl表达,活化肝星状细胞。
    临床与基础研究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吕莹,涂文辉,陈晓蓉
    2017, 22(7):  605-607. 
    摘要 ( 141 )   PDF (649KB) ( 3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单标记探针联合选择性阻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精确定量检测97例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例HBeAg阳性患者变异株的含量会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1)。变异株含量同时与HBeAg水平呈显著相关,随着HBeAg水平的升高,变异株含量降低(P<0.01)。结论 对HBV感染者的BCP区A1762T/G1764A变异株进行定量检测,可对患者病情的可能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78例肝穿刺活检分析
    高杲,江红,臧国庆,李丹
    2017, 22(7):  608-609. 
    摘要 ( 198 )   PDF (652KB) ( 7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检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行肝穿刺检查,分析肝脏病理及临床特点。结果 病理确诊70例。检出自身免疫性肝病29例(37.2%),药物性肝损伤25例(32.1%),非酒精性脂肪肝11例(14.1%),隐匿性乙型肝炎2例(2.6%),遗传代谢性肝病3例(3.9%)。结论 肝穿刺检查对诊断肝病具有重要价值,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建议肝穿刺检查。
    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赵桂芳
    2017, 22(7):  610-612. 
    摘要 ( 158 )   PDF (671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患者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FLP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0例患者给予终止妊娠及内科综合性支持治疗。应用实验室检查,分析比较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空腹血糖、血常规等;应用Apgar评分对胎儿预后进行评分。记录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的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次数、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下降(P<0.05),但空腹血糖没有改变(t=0.106,P=0.916);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下降,接近正常值(P<0.05);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Apgar评分小于7分的胎儿有3例,均因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另有1例,剖宫产为死胎;其余26例胎儿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技术可以降低AFLP患者母婴死亡率,不良反应轻微,治疗AFLP效果理想。
    乙型肝炎相关肝功能衰竭继发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研究
    李妍,杨宁,洪炜,王晗
    2017, 22(7):  613-616. 
    摘要 ( 96 )   PDF (676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感染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11日至12月30日解放军三○二医院收治的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活性(FⅡ、FⅤ、FⅦ、FⅧ、FⅩ);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终点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AST、AL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分析感染常见部位、临床和病原学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20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其中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50例、未合并感染70例。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为腹腔、胆道、肺部和肠道,占97.3%。与对照组相比,凝血常规检测项目(PT、APTT、TT、DD、FDP、FIB)的检测结果明显升高(P<0.05);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Ⅷ、FⅩ)及纤溶系统(AT-Ⅲ、PC、PS)的检测结果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衰竭非感染组与肝功能衰竭感染组的凝血检测比较,感染组的FⅧ、DD、FDP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数值升高(P<0.05);感染组的纤溶系统(AT-Ⅲ、PC、PS) 的检测结果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数值急剧降低(P<0.05)。肝功能衰竭是与否感染组别中,两组的FⅧ、DD、FDP及纤溶系统(AT-Ⅲ、PC、PS) 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的Child-Pugh评分,肝功能衰竭感染组评分明显高于肝功能衰竭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合并感染,血清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指标的异常有平行关系, 感染越严重, 凝血、纤溶指标异常越明显。凝血常规检测项目(PT、APTT、TT、FIB)与AT-Ⅲ、PC、PS、DD及FⅧ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及治疗感染性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对ICU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复苏成功率、止血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江亚
    2017, 22(7):  617-619. 
    摘要 ( 132 )   PDF (655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对ICU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复苏成功率、止血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组(联合治疗组,n=40)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止血效果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95.0%(38/4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75.0%(30/40)(P<0.05),止血时间为0~1 d比例62.5%(25/4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12.5%(5/40)(P<0.05),大于2 d比例7.5%(3/40)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62.5%(25/40)(P<0.05),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2.5%(1/40)、0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40.0%(16/40)、25.0%(10/40)(P<0.05)。结论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能够有效提升ICU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预后。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的临床探讨
    李守帅,郑晨
    2017, 22(7):  620-622. 
    摘要 ( 117 )   PDF (657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二期手术切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术后1周比较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随访1年后比较2组生存率、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且观察组1年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AST、ALT、TBil、DBil、IBil、TP、Alb、PA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二期手术切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后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及生存质量。
    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钟岳, 汪庆强, 慕喜喜, 张震波, 杨福泉, 冯伟
    2017, 22(7):  623-625. 
    摘要 ( 199 )   PDF (803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及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小肝癌患者,以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射频组(n=43),以采用开腹手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手术组(n=43);分析比较术后2组的住院天数、肝功能变化、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3年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①射频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射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尤其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射频组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肝功能损害小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相近,在临床上可替代传统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
    MR和CT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徐振州,陆大军,张向阳,马超,岳天华
    2017, 22(7):  626-628. 
    摘要 ( 151 )   PDF (655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MR和CT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行MR检查,对照组行CT检查,比较2组的病灶检查结果、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观察组经MR检查后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病灶个数分别为29个、48个,对照组经CT检查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病灶数分别为24个、40个,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6%,对照组为79.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MR检查来诊断肝硬化患者的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较CT检测准确率更高,降低临床漏诊率,可使患者早期发现并采取治疗。
    肝组织中β-actin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春艳, 陈延平
    2017, 22(7):  629-631. 
    摘要 ( 220 )   PDF (3016KB) ( 3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检测肝组织中内参基因β-actin的标准品。方法 以成人外周血细胞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用该cDNA为模板PCR扩增人β-actin基因相应的cDNA目的片段,以pMD18-T为载体,构建形成重组质粒,电泳、鉴定测序后,用荧光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外周血提取的总RNA完整性良好,构建的β-actin质粒经PCR扩增后得到1条 285 bp的清晰条带,测序结果与目的片段完全一致,且质粒的原始浓度为5.0×1013拷贝数/mL,倍比稀释至1.0×102拷贝数/mL均能得到良好的标准曲线(R2=0.999)。结论 构建β-actin基因荧光定量PCR标准质粒成功。
    综 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
    沈姞, 许乐
    2017, 22(7):  632-634. 
    摘要 ( 117 )   PDF (726KB)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黄玲,欧强
    2017, 22(7):  635-637. 
    摘要 ( 123 )   PDF (673KB)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临床研究进展
    王莲,赵俪梅
    2017, 22(7):  638-641. 
    摘要 ( 175 )   PDF (678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
    秦静,惠起源,党永林
    2017, 22(7):  642-643. 
    摘要 ( 122 )   PDF (648KB)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复方甘草酸苷间断序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疗效观察
    焦栓林,赵晓蕊,欧阳洪,杜世奇,秦建增,王全楚
    2017, 22(7):  644-646. 
    摘要 ( 110 )   PDF (659KB)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性胸腔积液8例误诊分析和临床诊治体会探讨
    邵伯云
    2017, 22(7):  647-647. 
    摘要 ( 144 )   PDF (633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增强扫描与彩超在肝脏微小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顾洪卫
    2017, 22(7):  648-649. 
    摘要 ( 188 )   PDF (656KB) ( 1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GGT与聚乙二醇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游春芳,周利民,邓薇
    2017, 22(7):  650-651. 
    摘要 ( 118 )   PDF (658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干预对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吉红,吕忠美
    2017, 22(7):  652-654. 
    摘要 ( 127 )   PDF (657KB) ( 6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肝移植术后自身免疫性肝炎复发1例
    彭闪闪,陈虹
    2017, 22(7):  655-655. 
    摘要 ( 153 )   PDF (636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PEComa 1例并文献复习
    方静怡,朱正鹏,李凯,罗锦
    2017, 22(7):  656-657. 
    摘要 ( 113 )   PDF (1675KB)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难治性发热咳嗽1例
    顾生旺,刘欢,冯玲
    2017, 22(7):  658-659. 
    摘要 ( 170 )   PDF (1676KB) ( 4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