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7, Vol. 22 ›› Issue (10): 933-936.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大、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特点及差异

欧强,杨华,赵亚娟,吴晓林   

  1. 200235 上海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欧强,赵亚娟,吴晓林);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杨华)
  • 出版日期:2017-10-15 发布日期:2020-06-16
  • 通讯作者: 吴晓林,Email:wuxiaolin999@hotmail.com
  • 基金资助:
    上海市徐汇区卫计委系统人才培养基金(201607);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人才引进科研基金(BY201406)

  • Online:2017-10-15 Published:2020-06-16

摘要: 目的 研究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SD大鼠和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特点和差异。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小鼠对照组8只,小鼠NAFLD模型组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大鼠对照组8只,大鼠NAFLD模型组8只。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MCD饲料喂养。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所有大小鼠。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组织行HE、Masson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Ishaki评分系统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8周时,大小鼠模型组体质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大小鼠NAFLD模型组血清ALT、AST显著升高,TG、TC显著下降,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大体外观显示大小鼠模型组肝脏色泽暗淡,泛黄,触之有明显颗粒感。肝组织病理显示大小鼠模型组均出现严重肝脂肪变及不同程度肝组织炎症。但小鼠模型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评分均显著高于大鼠模型组(P<0.05)。结论 MCD饮食8周能成功诱导SD大鼠和C57BL/6J小鼠NAFLD模型,出现肝脂肪变和转氨酶异常升高。C57BL/6J小鼠模型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要严重于SD大鼠,更适合应用于NAFLD相关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蛋氨酸-胆碱缺乏(MC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