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7, Vol. 22 ›› Issue (12): 1111-1114.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未再通的高危因素分析

陈小君,宋洋   

  1. 518000 深圳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陈小君);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宋洋)
  • 收稿日期:2017-02-24 出版日期:2020-06-15 发布日期:2020-06-15

  • Received:2017-02-24 Online:2020-06-15 Published:2020-06-15

摘要: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PVT)未再通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为肝硬化并PVT住院治疗的108例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进行血栓溶解,根据血栓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和未再通组,将两组患者的不同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危险因素,将可能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肝硬化并PVT未再通的独立高危因素。结果 108例肝硬化并PVT患者血栓完全溶解62例(57.41%),部分溶解31例(28.70%),未溶解15例(13.89%)。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再通组的年龄、脾切除史、中性粒细胞、肝功能Child评分、门静脉直径、血小板(PL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值、D-二聚体(D-D)值均高于再通组(均P<0.05),未再通组的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再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切除史、肝功能Child评分、门静脉直径、PLT水平、D-D水平和Hb水平为肝硬化并PVT患者血栓未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脾切除史、肝功能Child评分高、门静脉直径大、PLT水平高、D-D水平高及Hb水平低是肝硬化并PVT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血栓再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