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9, Vol. 24 ›› Issue (10): 1161-1163.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的分析

窦冬冬, 张楠, 潘峰   

  1. 250013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窦冬冬,张楠);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监察室(潘峰)
  • 收稿日期:2018-12-15 发布日期:2020-03-27
  • 通讯作者: 潘峰
  • 基金资助:
    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自主创新)(201101109)

  • Received:2018-12-15 Published:2020-03-27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所致的肝损伤及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为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孕鼠腹腔注射HCMV悬液,以其子鼠为先天性HCMV感染模型,健康大鼠的子鼠为对照。两组子鼠均分别于生后3、5、7周处死,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肝纤四项(HA、LN、PCⅢ、Ⅳ.C),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 感染组子鼠HCM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生后3、5、7周,感染组子鼠多表现出肝炎样病理损伤;其血清ALT、肝纤四项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感染组子鼠肝组织α-SM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先天性HCMV感染可对肝脏造成损伤,血清标志物对判断早期肝损伤和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肝损伤, 肝纤维化, α-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