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9, Vol. 24 ›› Issue (6): 658-661.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器官衰竭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分析

钟慧筠, 殷思纯   

  1. 523059 广东 东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 收稿日期:2019-01-04 发布日期:2020-03-30
  • 通讯作者: 殷思纯,Email:13728282138@163.com

  • Received:2019-01-04 Published:2020-03-30

摘要: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器官衰竭的发生情况,并对短期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HBV相关ACLF器官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HBV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器官衰竭的危险因素。记录研究组3个月内的预后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年龄≥60岁、病程≥6年、白细胞计数<5.73×109/L、Child肝功能C级、乙肝肝硬化占比分别为46.67%、65.56%、58.89%、35.56%、41.11%,高于对照组的24.44%、42.22%、35.56%、11.11%、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60岁、病程≥6年、白细胞计数<5.73×109/L、Child肝功能C级、乙肝肝硬化是HBV患者ACLF器官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有53例(58.89%)预后良好,有37例(41.11%)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的年龄≥60岁、病程≥6年、白细胞计数<5.73×109/L、Child肝功能C级、乙肝肝硬化占比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患者ACLF器官衰竭的发生与年龄、病程、肝功能分级、乙肝肝硬化有关,通过建立危险因素模型,有利于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器官衰竭, 危险因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