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1, Vol. 26 ›› Issue (4): 370-374.
洪佳妮, 傅瑞春, 黄炳川
HONG Jia-ni, FU Rui-chun, HUANG Bing-chuan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泉州市中医院2015年至2019年116例DIL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饮酒史, 可疑药物及其关联性评价, DILI的临床症状、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和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DILI患者男女比例1∶1.15, 年龄主要集中在41~70岁;引起DILI的主要药物依次是中成药、抗菌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物等, 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共计172例次(83.50%);RUCAM量表评价结果以很可能为主共计59例(50.86%);临床症状以乏力、身目黄染、尿黄、口干及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居多, 40例患者无症状;DILI中肝细胞损伤型比例最高为102例(87.93%)、胆汁淤积型次之为11例(9.48%)、混合型最少为3例(2.59%), 3种分型之间的ALT、ALP、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51、109.50、39.27, P<0.05);严重程度分级以1级肝损伤为主共计88例(75.86%);DILI临床转归良好, 痊愈及好转率达93.11%。结论 多种药物可引起DILI, 最主要药物为中成药, DILI临床症状无特异, 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