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5, Vol. 30 ›› Issue (5): 584-587.

• 前沿、探索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酒精性肝病命名的中西方差异

路子瑶, 杨松   

  1. 100015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路子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三科;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杨松)
  • 收稿日期:2025-04-30 出版日期:2025-05-31 发布日期:2025-07-04
  • 通讯作者: 杨松,Email: sduyangsong@163.com
  • 基金资助:
    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学科骨干-02-30); 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柔性引进2024);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青年医生优才培英计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专项(DTKJZH2401)

  • Received:2025-04-30 Online:2025-05-31 Published:2025-07-04

摘要: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欧洲肝脏研究学会近期相继更新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诊疗指南,两个指南中对于MAFLD/MASLD命名的差异也相应地带来了对酒精性肝病(ALD)诊断标准的中西方差异。中国指南采用二元诊断体系,将符合饮酒阈值(女≥20 g/d,男≥30 g/d)且合并代谢紊乱的脂肪性肝病定义为"MAFLD合并ALD",诊断简单明了。而EASL指南构建MASLD/MetALD/ALD三级分层体系,依据酒精暴露剂量(女20~50 g/d,男30~60 g/d)和代谢异常进行疾病分型,更注重引起脂肪变的内在病因差异。本综述拟就这一命名差异的内在机制进行剖析,供本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