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7, Vol. 22 ›› Issue (7): 613-616.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乙型肝炎相关肝功能衰竭继发感染的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研究

李妍,杨宁,洪炜,王晗   

  1. 100039 北京 解放军三○二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全军感染病临床实验诊断中心
  • 收稿日期:2016-08-15 出版日期:2017-06-15 发布日期:2020-06-16
  • 通讯作者: 王晗,Email:wanghan129@sina.com

  • Received:2016-08-15 Online:2017-06-15 Published:2020-06-16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感染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5年1月11日至12月30日解放军三○二医院收治的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凝固法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活性(FⅡ、FⅤ、FⅦ、FⅧ、FⅩ);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终点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AST、AL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分析感染常见部位、临床和病原学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20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其中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50例、未合并感染70例。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为腹腔、胆道、肺部和肠道,占97.3%。与对照组相比,凝血常规检测项目(PT、APTT、TT、DD、FDP、FIB)的检测结果明显升高(P<0.05);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Ⅷ、FⅩ)及纤溶系统(AT-Ⅲ、PC、PS)的检测结果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衰竭非感染组与肝功能衰竭感染组的凝血检测比较,感染组的FⅧ、DD、FDP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数值升高(P<0.05);感染组的纤溶系统(AT-Ⅲ、PC、PS) 的检测结果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数值急剧降低(P<0.05)。肝功能衰竭是与否感染组别中,两组的FⅧ、DD、FDP及纤溶系统(AT-Ⅲ、PC、PS) 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的Child-Pugh评分,肝功能衰竭感染组评分明显高于肝功能衰竭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合并感染,血清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指标的异常有平行关系, 感染越严重, 凝血、纤溶指标异常越明显。凝血常规检测项目(PT、APTT、TT、FIB)与AT-Ⅲ、PC、PS、DD及FⅧ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及治疗感染性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衰竭, 感染, 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