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肝衰竭患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为今后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时机及疗程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根据在肝衰竭早、中、晚期口服核苷类药物,住院期间未服抗病毒药物作为对照组,分4组,分析住院期间4组HBV DNA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总胆红素值、黄疸持续时间;观察出院后患者HBV DNA变化、肝硬化进展、病情复发等情况。结果 4组患者住院期间HBV DNA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P值<0.01);4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早中期组住院时间最长;早中期组与对照组相比,黄疸上升期及黄疸僵持的时间延长,黄疸指标峰值也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出院后半年至两年HBV DNA全部转阳,B超提示出现肝硬化结节,早中期组在住院期间服用拉米夫定出院后约2~6年左右出现HBV DNA反弹,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ALT一直正常。结论 肝衰竭患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在早中期可缓解肝硬化的进展,但延长黄疸消退及住院时间,晚期服用对病情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