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0, Vol. 25 ›› Issue (1): 78-80.

• 短篇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朱绍华, 郭长存, 刘志国, 武建, 张静, 尹芳, 韩英, 周新民   

  1. 710032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 收稿日期:2019-09-10 发布日期:2020-03-25
  • 通讯作者: 周新民,Email:zhouxmm@fmmu.edu.cn

  • Received:2019-09-10 Published:2020-03-25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在重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影响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及检查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匹配人工肝治疗与非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基线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人工肝治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果 与未采用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相比,采用该治疗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等检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反映凝血情况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人工肝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 人工肝治疗能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脏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而对患者血液的凝血状态无影响。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决定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

关键词: 非生物型人工肝, 药物性肝损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