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31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共同阅片并分析增强时间(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减退程度、增强-减退模式、增强时相,并比较G2患者与G3患者的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减退程度、增强-减退模式。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灶,4例病灶呈高回声、13例呈稍高回声、9例稍低回声、5例低回声。12例患者的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分界尚清,14例欠清晰、5例不清晰。14例病灶内部可见动脉血流信号,收缩期最大流速均值(35.01±10.32) m/s,阻力指数均值(0.60±0.16)。3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病灶增强,开始增强时间(16.18±5.02) s,达峰时间(22.03±5.47) s,消退时间(43.02±18.57) s。增强方式:80.65%的患者表现为整体增强,61.29%的患者增强达峰值时表现为均匀增强,门静脉期67.74%的患者表现为明显减退,51.61%患者的增强-减退模式表现为“快进快出”。G2患者与G3患者在增强方式、峰值表现、门脉期减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患者中“快进快出”模式的占比为75.00%,高于G3患者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造影以整体增强、达峰时以均匀增强、增强-减退模式以“快进快出”为主,有利于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且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增强-减退模式也存在差异,有利于病理分级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