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3, Vol. 28 ›› Issue (9): 1093-1096.
徐世风, 王旭昇, 曹磊
XU Shi-feng1, WANG Xu-sheng1, CAO Lei2
摘要: 目的 确定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的MRI特征,以更好地识别高危DILI患者。方法 招募2018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临床诊断为DILI的患者12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87例,年龄55(44, 63)岁。DILI符合诊断要求。DILI临床分型包括肝细胞型、混合型和胆汁淤积型;根据严重程度指数将DILI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随访病例,将DILI临床预后分为缓解、维持和进展。评估DILI患者MRI表现,同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 DILI病因包括中草药(75例,61.5%)、西药(31例,25.4%)、联合中草药和西药(11例,9.0%)以及膳食补充剂(5例,4.1%),中位潜伏期为26(9,48)天,其中肝细胞型、混合型和胆汁淤积型DILI病例分别为90例(73.8%)、15例(12.3%)和17例(13.9%);轻度、中度和重度DILI病例分别为24例(19.7%)、83例(68.0%)和15例(12.3%);缓解、维持和进展DILI病例分别为104例(85.2%)、8例(6.5%)及10例(8.2%)。122例DILI患者MRI表现包括肝表面不光滑(6例,4.9%)、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25例,20.5%)、门静脉周围水肿(68例,55.7%)、胆管扩张(9例,7.4%)、胆囊壁水肿(37例,30.3%)、门静脉淋巴结肿大(20例,16.4%)、腹水(15例,12.3%)及脾肿大(18例,14.7%)。肝细胞型、混合型和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门静脉周围水肿、门静脉淋巴结肿大及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重度DILI患者肝表面不光滑、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胆囊壁水肿及脾肿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表面不光滑、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及脾肿大是影响DILI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缓解、维持及进展DILI患者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腹水及脾肿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及腹水是影响DILI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门静脉周围水肿与不同DILI临床分型类型相关。肝表面不规则、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以及脾肿大能够影响DILI患者严重程度,另外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和腹水在预测DILI患者预后结果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