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6, Vol. 21 ›› Issue (10): 823-826.
陈育霞, 李东良
CHEN Yu-xia, LI Dong-liang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同抗病毒治疗方式与疗程对肝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临床用药的最佳方案。方法 回顾性总结1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析其用药方式、疗程、肝脏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肝组织学等相关指标。结果 病毒学完全应答:干扰素组58.93%(33/56),核苷(酸)类似物组90.20%(46/51),未抗病毒组0;HBeAg转阴率:干扰素组39.29%(22/56),核苷(酸)类似物组15.68%(7/51),未抗病毒组6%(2/35);HBsAg转阴率:干扰素组21.43%(12/56),核苷(酸)类似物组1.96%(1/51),未抗病毒组0;组织学应答:炎症改善方面,疗程≤1年者为干扰素组>核苷(酸)类似物组>未抗病毒组,疗程>1年者为核苷(酸)类似物组>干扰素组>未抗病毒组,而肝组织纤维化改善方面,不论疗程长短均为核苷(酸)类似物组>干扰素组>未抗病毒组。结论 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者肝脏组织学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年以上者肝组织学改善程度优于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