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6, Vol. 21 ›› Issue (11): 934-936.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性肝衰竭患者凝血、纤溶与抗凝指标变化研究

李沛然, 张树永, 蔡硕, 洪炜, 耿伟, 申艳, 杨宁, 李妍, 王晗   

  1. 100039 北京 解放军三○二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全军感染病临床实验诊断中心
  • 收稿日期:2016-07-10 出版日期:2016-11-30 发布日期:2020-06-12

  • Received:2016-07-10 Online:2016-11-30 Published:2020-06-12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纤溶与抗凝实验室指标对慢性肝衰竭患者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的价值评估。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门诊及住院17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和152例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FⅤ(凝血因子Ⅴ活性)、FⅦ(凝血因子Ⅶ活性)、FⅧ(凝血因子Ⅷ活性)、DD (D-二聚体)、PLT(血小板)、AT-Ⅲ(抗凝血酶Ⅲ)、PC(蛋白C)、PLG(纤溶酶原)等指标。结果 PT、APTT在肝衰竭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DD、VIII活性增高,而PTA、FⅤ、FⅦ、FIB、PLT、AT-Ⅲ、PC、PLG活性则显著降低(P<0.001)。慢性肝衰竭患者PTA与FⅤ相关性最高(r=0.82)。DD在慢性肝衰竭有脑病组比无脑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APTT、PTA、FⅤ、FIB、AT-Ⅲ、PC、PLG在有脑病组比无脑病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APTT、FIB、FⅤ、FⅦ、PLT、AT-Ⅲ、PC、PLG水平对慢性肝衰竭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FⅤ可以作为慢性肝衰竭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DD、PT、APTT、PTA、FⅤ、FIB、AT-Ⅲ、PC、PLG可以作为慢性肝衰竭是否并发肝性脑病的联合指标。

关键词: 慢性肝衰竭, 凝血功能, 抗凝, 纤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