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6, Vol. 21 ›› Issue (11): 972-974.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冬梅   

  1. 213000 江苏常州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 收稿日期:2016-01-08 出版日期:2016-11-30 发布日期:2020-06-12

  • Received:2016-01-08 Online:2016-11-30 Published:2020-06-12

摘要: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和替比夫定(LDT)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双阳性孕妇9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LAM组42例、LDT组36例及对照组20例,LAM组及LDT组自孕28周至分娩后3个月口服LAM 或LDT。观察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分娩即刻及分娩后3个月的血清HBV DNA水平及婴儿出生时、6月龄及12月龄血清HBsAg及HBV DNA的阳性率。结果 分娩即刻及分娩后3个月,LAM组及LDT组血清HBV DN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LAM组与LD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组与LDT组孕妇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后、6月龄及12月龄时,外周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2月龄时,LAM组及LDT组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7.7%、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AM组与LDT组之间阻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在妊娠晚期接受LAM或LDT治疗均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