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16, Vol. 21 ›› Issue (12): 1065-1067.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肖丽萍, 钟武装, 刘岗, 余新沛, 蔡敏捷   

  1. 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
  • 收稿日期:2015-10-29 出版日期:2016-12-31 发布日期:2020-06-02

  • Received:2015-10-29 Online:2016-12-31 Published:2020-06-02

摘要: 目的 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急性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收集27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按照出血性质分为两组(急性和非急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个人史、手术史、既往疾病史以及发病后临床理化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红色征、门-脾静脉主干内径及Child-Pugh评分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上述因素中与急性出血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括既往脾切除术史、空腹血糖、凝血酶原时间等11项因素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的白蛋白、脾切除术史、Child-Pugh评分、急诊内镜治疗史与急性出血发生呈负相关,其中急诊内镜治疗史的OR值最小,与急性出血呈正相关的因素是红色征、门静脉主干内径,其中红色征的OR值最大。结论 发生急性出血与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因素无关。红色征、门静脉主干内径为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其中内镜显示有红色征的患者发生急性出血的风险最大;脾切除术史、血清白蛋白含量、Child-Pugh评分及急诊内镜治疗史为急性出血的保护性因素,曾接受过急诊内镜止血治疗的患者发生急性出血的风险最小。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内镜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