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0, Vol. 25 ›› Issue (5): 507-509.

• 临床与基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王建文, 刘大东, 马鸿杰   

  1. 467000 河南平顶山 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EICU(王建文,刘大东),河南省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马鸿杰)
  • 收稿日期:2019-12-03 发布日期:2020-06-08
  • 通讯作者: 王建文,Email:15516098312@163.com
  • 基金资助: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13502110355)

  • Received:2019-12-03 Published:2020-06-08

摘要: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住院期间ACLF合并IFI患者80例,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58.4±6.9)岁。计量资料以±s或[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数据)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满足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肝衰竭原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3例(53.7%)、酒精性因素7例(8.7%)、药物性因素17例(21.3%) 、自身免疫性因素9例(11.3%)及其他因素4例(5.0%)。IFI后患者中的WBC、TBil、BUN、CRP、INR、APTT及PT较感染前显著升高(P<0.05);IFI后患者中的PLT、ALT、AST及GLO较感染前显著降低(P<0.05)。ACLF合并IFI患者中死亡35例,存活45例,比较后发现WBC、TBil、PLT、BUN、PT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TBil及PLT是ACLF合并IF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抗真菌治疗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ACLF合并IFI诊断明确时,应用抗真菌药物可改善预后,而高龄、PLT降低、TBil升高预示患者预后差,短期死亡风险高。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侵袭性真菌感染, Cox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