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敏, 周敏, 纪宗淑,等. 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3):72-75. [2] 桑珍珍,高杰,贾春梅,等. 血清miRNA-122a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6):2611-2614. [3] 高飞, 惠姣洁, 杨岚, 等. 中性粒细胞功能在脓毒症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 31(11):1324-1329. [4] 赵广明, 胡占升. 脓毒症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 44(6):73-78. [5] 陈淼, 张振刚.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7, 27(3):172-173. [6] 张春林. 患儿脓毒症继发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微小RNA-122a水平变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 48(2):114-116. [7] Singer M, Deutschman C S, Seymour C W, 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 Jama, 2016, 315(8):775-787. [8]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 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6):401-426. [9] 熊泽忠, 梁大胜, 韩志邦. 乌司他丁对ICU老年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广西医学, 2017, 39(8):1257-1258. [10] 冯敏,田仁富,邓明强,等.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学装备,2018,15(3):98-102. [11] 林慧, 梁琦强, 蔡旗旗, 等. 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 33(2):186-191. [12] 周杰, 刘文明, 许峂嵘,等. 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肝功能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 25(4):346-350. [13] 黄冬琴,覃韬,谢显龙,等.脓毒症院内死亡与肝功能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广东医学,2018,39(5):725-729. [14] 刘冰, 王国兴, 孙雪莲. 血清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3):310-313. [15] 李凤月. 血清PCT、CRP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中的诊断意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 36(12):1557-1559. [16] 王树英. 血必净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外科术后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0, 26(2):282-286. [17] 顼志兵, 宋丽, 赵外荣. 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8):42-44. [18] 陈振华,江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降钙素原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检验医学,2020,35(10):1053-1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