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颖, 方青青, 陈炜, 张君佩, 沈丹杰, 李煜, 简佑容, 李锋, 王剑, 陈世耀.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高危食管胃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J]. 肝脏, 2022, 27(2): 164-168. |
[2] |
秦旭, 侯志云, 张松, 马丽, 朝浩鹏. S基因突变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PTX3表达及预后的影响[J]. 肝脏, 2022, 27(2): 178-181. |
[3] |
薛芮, 范建高. FXR激动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现状及展望[J]. 肝脏, 2021, 26(8): 835-837. |
[4] |
商连琴, 岳冬黎, 朱炳喜. 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无创性预测模型的建立[J]. 肝脏, 2021, 26(5): 497-501. |
[5] |
洪佳妮, 傅瑞春, 黄炳川. 116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肝脏, 2021, 26(4): 370-374. |
[6] |
高得勇, 娄小丽, 马爽, 张昆仑, 刘亮明, 刘鸿翔.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前后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分析[J]. 肝脏, 2021, 26(11): 1250-1252. |
[7] |
居峰, 王栋, 史玉民, 朱艳红, 黎美琳, 王晓伟, 姚上志. 超声造影评估脾脏动静脉血流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EGV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J]. 肝脏, 2021, 26(11): 1253-1256. |
[8] |
高得勇, 娄小丽, 马爽, 张昆仑, 刘亮明, 刘鸿翔.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肝脏, 2021, 26(10): 1142-1145. |
[9] |
吴文杰, 江丽萍, 王洪燕, 陈阮琴, 陈明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肝脏, 2020, 25(9): 955-958. |
[10] |
薛宏丽, 白晶, 单洪, 秦丽莉. HBsAg定量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J]. 肝脏, 2020, 25(7): 743-745. |
[11] |
吴智慧, 丁媛.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干预后肝脏弹性成像定量变化观察[J]. 肝脏, 2020, 25(6): 630-632. |
[12] |
马春燕, 鲁雅妮, 杜锋, 何亚莉, 常婷婷. 布地奈德与泼尼松分别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J]. 肝脏, 2020, 25(3): 282-284. |
[13] |
薛宏丽. 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J]. 肝脏, 2020, 25(3): 308-310. |
[14] |
王明锋, 李光耀, 贾利猛, 欧云崧. 预防性抗凝时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J]. 肝脏, 2020, 25(12): 1297-1299. |
[15] |
李松, 张娟. 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状态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 肝脏, 2020, 25(1): 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