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 ›› 2025, Vol. 30 ›› Issue (6): 764-768.

• 前沿、探索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临床前大小鼠MASH模型研究进展及在药物测试中的应用

杨炜峰, 刘树君, 刘俊浩, 苗振川, 尹明   

  1. 100107 北京维通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收稿日期:2025-05-06 出版日期:2025-06-30 发布日期:2025-08-08
  • 通讯作者: 尹明,Email:yinming@vital-bj.com

  • Received:2025-05-06 Online:2025-06-30 Published:2025-08-08

摘要: 临床前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模型是研究病理,验证新疗法、新靶点或者病理标志物的关键工具。目前,尚无模型能够复制人类MASH的所有表型和组织学特征,因而实验前需要了解各种模型的优缺点,根据药物的靶点选择适配的模型。本文综述4类临床前MASH模型:(1)基因编辑模型:将靶基因人源化和敲除等;(2)饮食诱导模型:模仿病因学或者自然史,采用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饲料或营养缺乏饲料;(3)化学(毒素)诱导模型:化学药物诱导实验动物,使其表现出类似于人类MASH疾病的病理特征;(4)人源化肝脏小鼠模型。同时,本文对利用上述模型测试过的药物进行小结。由于肝脏代谢在物种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因而“人源肝细胞模型”或“肝脏和免疫双人源化的动物模型”是药物测试的重要补充,也是未来最理想的两类体外和体内模型。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药物测试, 基因编辑, 人源化肝脏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