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2-29
    论著
    血清M30抗原水平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价值
    陈榕, 曹竹君, 王云, 项晓刚, 安宝燕, 谢青, 王晖, 郭清
    2016, 21(2):  85-88. 
    摘要 ( 104 )   PDF (2360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HBV感染后不同疾病阶段的肝细胞凋亡水平及其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以及54例HBV-ACLF患者,同时设立40例健康对照(HC)。针对HBV-ACLF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角蛋白18凋亡特异性裂解片段M30抗原水平作为反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间接指标。结果 CHB、HBV-LC及HBV-ACLF组血清M30抗原水平分别为145.24(IQR 86.31,206.39)U/L,213.42(IQR 147.30,391.28)U/L及762.67(IQR 492.45,1395.24)U/L,均显著高于HC组[60.34(IQR 50.58,67.64)U/L](P<0.01)。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升高,血清M30抗原呈现递增趋势,尤以HBV-ACLF组最高,显著高于CHB(P<0.01)及HBV-LC组(P<0.01)。M30抗原与ALT、AST、TBil、PT、INR以及HBV DNA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Alb呈显著负相关(P<0.01)。HBV-ACLF 随访3个月死亡组患者血清M30抗原水平[1175.18(IQR 756.57,3224.94)U/L]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491.39(IQR 264.23,657.17)U/L](P<0.01)。血清M30抗原能够良好地预测HBV-ACLF患者3个月预后情况,曲线下面积为0.86(95% CI 0.75~0.96,P<0.01)。结论 肝细胞凋亡水平与HBV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M30抗原可能成为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预后的候选指标。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h17、Treg变化及其与临床相关性
    阚延婷, 甘建和, 孙蔚, 冯婷婷
    2016, 21(2):  89-91. 
    摘要 ( 101 )   PDF (589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Th17、Treg及Th17/Treg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其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3例ACHBLF患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1名健康对照。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清中Th17、Treg频数,分析ACHBLF患者Th17、Treg频数的变化及其与TBil、ALT、PT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BLF患者的Th17(1.96±0.99)%比CHB患者(0.59±0.40)%及健康对照者(0.26±0.20)%高(P<0.05);ACHBLF的Th17/Treg(0.46±0.32)比CHB患者(0.12±0.11)及健康对照者(0.07±0.06)的高(P<0.05);ACHBLF患者中,死亡者的Th17比存活者高;Th17细胞频数及Th17/Treg与PT、ALT及AST呈正相关(P<0.05),与总胆红素无显著相关性,Th17/Treg与AFP呈正相关(P<0.05)。结论 ACHBLF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Th17及Th17/Treg与病情进展相关,且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Th17越高预后越差。
    Th17/Treg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施文娟, 贾瑾堂, 李彩东, 王慧芬
    2016, 21(2):  92-94. 
    摘要 ( 124 )   PDF (590KB) ( 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血清中Th17/Treg细胞因子(IL-17/IL-3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共33例 (HBV-ACLF 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2 例(CHB组)和20 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3组病例血清中IL-17与IL-35水平,同时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HBV-ACLF组与CHB组患者IL-17、IL-35水平分别为(137.47±60.81)、(242.39±81.80)、(121.63±57.25)、(212.05±123.98) 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37±8.47)、(33.6±24.63) pg/mL,(t=6.496、6.136、5.857、5.441,P<0.01);HBV-ACLF组与CHB组IL-17、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1.034,P>0.05)。结论 IL-17、IL-35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
    经肝固有动脉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
    郑盛, 杨涓, 刘琼, 楼维新
    2016, 21(2):  95-99. 
    摘要 ( 158 )   PDF (613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经肝固有动脉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6至2013年6月解放军第五三三医院肝病科收治的84例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移植组36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护肝、降黄、对症和支持治疗),移植组在基础治疗上行经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BMSC治疗。观察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的变化情况,分别在4、12、24、48周进行随访;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用独立t检验,治疗后不同时间各肝功能指标的比较用F检验及LSD两两检验,两组之间肝癌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应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 治疗4周后,移植组腹水消退15例(41.7%),腹胀减轻21例(58.3%),下肢水肿减轻13例(36.1%),对照组分别为15例(31.3%)、20例(41.7%)和11例(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41、12.689、9.837,P均<0.05)。移植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ALT、Alb、TBil、PT和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72、9.795、10.961、11.198、19.652,P均=0.000);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ALT、Alb、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4、13.664、12.612,P均=0.000),而PT和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98、2.652,P均>0.05)。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第4周ALT、Alb、TBil、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4、11.625、8.847、15.781,P均<0.05),ME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7,P>0.05);治疗后第48周,ALT、Alb、TBil、PT、ME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7、8.830、6.371、11.362、9.426,P均<0.05)。随访至第48周,移植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及肝癌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15、6.286,P均>0.05)。全部患者在移植术中,移植术后近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肝固有动脉自体BMSC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肝移植治疗的过渡或补充治疗。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
    尹伟, 李成忠
    2016, 21(2):  100-104. 
    摘要 ( 260 )   PDF (895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预后,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使用特利加压素治疗的肝肾综合征患者,收集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数据,观察特利加压素的疗效及预后。根据疗效的差异和预后的不同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分析验证。结果 共收集到使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96例,特利加压素的总体有效率为43.8%,肝肾综合征I型患者有效率为32.8%,肝肾综合征Ⅱ型患者的有效率为65.6%;MELD-Na评分,基线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否合并感染是特利加压素疗效的影响因素;MELD-Na评分,总胆红素和特利加压素是否有效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确切,应尽早开始治疗,对于MELD-Na评分较高的患者可能疗效较差。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的验证
    马佳丽, 李坪, 张福奎, 周玉玲, 梁秀霞, 艾正琳
    2016, 21(2):  105-106. 
    摘要 ( 182 )   PDF (571KB) ( 3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验证采用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的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并评判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组织学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检测各项无创诊断模型对PBC患者组织学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各项模型均对PBC的组织学分期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H指数、Forns评分及RPR预测价值最为突出,AUC分别可达0.851,0.811和0.843。结论 由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H指数、Forns评分及RPR能协助准确区分PBC患者的早期(Ⅰ-Ⅱ期)和进展期(Ⅲ-Ⅳ期)病变。
    KPNA2基因沉默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4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王涛, 马思聪, 戚星星, 汤晓寅, 崔丹, 王智, 池嘉昌, 李萍, 翟博
    2016, 21(2):  107-110. 
    摘要 ( 119 )   PDF (830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核转运蛋白基因α2(Karyopherin α-2,KPNA2)基因沉默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4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KPNA2 siRNA干扰质粒用LipofectaminTM 2000方法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4,转染后48 h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KPNA2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基因沉默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基因沉默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SMMC7721细胞株对照组mRNA为1.02±0.13,高于siRNA转染组的0.37±0.07(t=10.78,P<0.01);肝癌Bel7404细胞株对照组mRNA为1.05±0.17,高于siRNA转染组的0.36±0.06 (t=9.38,P<0.01)。肝癌SMMC7721细胞株对照组蛋白定量值为0.96±0.10,高于转染组的0.42±0.05(t=11.83,P<0.01);肝癌Bel7404细胞株对照组蛋白定量值为0.93±0.09,高于转染组的0.48±0.06(t=10.19,P<0.01)。SMMC7721和Bel7404细胞株在24、48和72 h时对照组增殖能力高于转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MC7721细胞株对照组侵袭能力值为126.20±21.61,高于siRNA转染组的51.13±10.2 (t=7.68,P<0.01);肝癌Bel7404细胞株对照组侵袭能力值为125.124±8.04,高于siRNA转染组的55.20 ±18.54 (t=8.48,P<0.01)。结论 KPNA2基因沉默可以调节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4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
    临床与基础研究
    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邵春晖, 李培英
    2016, 21(2):  111-113. 
    摘要 ( 167 )   PDF (581KB) ( 3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的诊断价值。结果 73例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共有95个小病灶,良性病变37个,恶性病变58个。超声造影诊断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1.89%、93.10%、89.47%、94.74%以及92.63%,常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分别为72.97%、81.03%、69.23%、82.14%及76.84%,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3.0 cm)具有诊断价值高的特点,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分析
    王润之
    2016, 21(2):  114-116. 
    摘要 ( 83 )   PDF (579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手术适应证,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336例,患者均采取肝切除手术治疗,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规则性肝切除患者切除部位多是左外叶、左半叶,非规则性肝切除患者病变部位在多个位置,肝段切除较多,数目远远小于实际数目。规则性肝切除对患者肝功能要求相对严谨,非规则性肝切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利于恢复,并发症较少,切除3段数目大于3段者比例较低,术后非规则性肝切除患者肝功能指标显著Alb(32.16±4.87) g/L、ALT(69.86±22.35) IU/L显著低于规则性肝切除患者Alb(35.26±4.53) g/L、ALT(83.65±23.24) IU/L,P<0.05,非规则性肝切除患者TBil(25.93±4.26) μmol/L、DBil(13.58±3.26) μmol/L显著高于规则性肝切除患者TBil(20.18±4.38) μmol/L、DBil(9.29±2.07) μmol/L,P<0.05。结论 肝癌小于5 cm患者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保留更多功能性肝实质。
    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体会
    许东, 于浩, 赵哲明, 姜洪磊, 金俊哲
    2016, 21(2):  116-118. 
    摘要 ( 154 )   PDF (568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在微波消融肝脏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3月行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的4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0~160 min,平均(84.8±38.4) min;术中失血量10~100 mL,平均(48.0±28.9) mL;术后住院5~10 d,平均(7.4±1.7) d;术后无出血、胆汁瘘、消化道穿孔及膈肌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热18例,予以退热治疗后好转;出现血红蛋白尿5例、发生肺内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4~48个月,平均(24.3±14.3)个月,术后1个月经复查41例患者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85.4%(41/48),7例不完全消融的患者经第2次微波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结论 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聚乙二醇与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郭素娟, 李智伟
    2016, 21(2):  119-122. 
    摘要 ( 161 )   PDF (813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肝脏炎症、纤维化、HBeAg、HBV DNA在聚乙二醇与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变化以明确疗效,为选择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应用干扰素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其中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2例,普通干扰素α21例,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后均行肝组织学检查,于治疗起始、治疗12周、24周及48周4个时间点,监测转氨酶、HBeAg、HBV DNA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炎症评分下降2分为治疗有效,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治疗有效。肝活检采用在超声引导下14G活检针快速穿刺取得活体肝组织,组织长度大于1.5 cm,由同两位资深专业医师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学方法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运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ALT,AST值的变化,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 18.2%,优于普通干扰素α 9.52%(P=0.413),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转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 63.6%,优于普通干扰素α 57.1%(P=0.663),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学改善,聚乙二醇干扰素α 炎症改善有效率77.2 %,纤维化改善有效率63.6%,均优于普通干扰素α 炎症改善有效率28.6%,纤维化改善有效率33.3%,(P=0.015,0.022),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善优于普通干扰素α,且不良反应与普通干扰素α基本相同。
    熊去氧胆酸联合护肝药物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明, 任章平
    2016, 21(2):  123-125. 
    摘要 ( 119 )   PDF (581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保肝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对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保肝、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熊去氧胆酸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9.1%),P<0.05,研究组患儿TNF-ɑ(206.52±46.28) ng/L和IL-6水平(29.16±3.24)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TNF-ɑ(286.69±34.52) ng/L和IL-6水平(39.64±3.16) ng/L,P<0.05,研究组患儿肝功能指标TBil(73.5±20.6) mol/L、DBil(24.8±9.1) mol/L、TBA(77.1±36.8) mol/L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Bil(115.2±34.8) mol/L、DBil(72.4±25.9) mol/L、TBA(106.3±34.8) mol/L,P<0.05,两组患儿均随访半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保肝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两种引流方法对肝脓肿预后的影响
    张燕, 何峥, 李胜, 王小倩
    2016, 21(2):  125-127. 
    摘要 ( 321 )   PDF (582KB)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外科开腹引流治疗肝脓肿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肝脓肿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引流手术治疗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9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方法简单,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在准确掌握其适应证的基础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50例临床分析
    尧颖, 王园园, 胥莹, 王辉, 高建鹏, 程宇, 徐智媛
    2016, 21(2):  127-129. 
    摘要 ( 200 )   PDF (581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50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观察分析50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 PBC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5∶1,平均年龄(53.2±15.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64%)、乏力(60%)、尿黄(52%)、纳差(48%)、皮肤瘙痒(25%)。大多数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32例患者(64%)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升高。16例患者(32%)血清IgM升高。64%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 亚型抗体阳性。共有28例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 14.2 %,晚期( Ⅲ、Ⅳ期)占85.8%。结论 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最常见的症状为黄疸,部分早期患者可无症状,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可用于进一步确诊该病及组织学分期。
    血清抗原检测不同乙型肝炎的抗原分析
    孙影
    2016, 21(2):  130-131. 
    摘要 ( 132 )   PDF (630KB) ( 4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抗原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入我院治疗的16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并以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PreS1抗原检测,观察两组血清抗原检测结果,并比较试验组患者不同HBV M模式的血清PreS1抗原检测结果。结果 试验组血清检查结果显示PreS1抗原阳性率为48.75%;而对照组血清Pre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 HBsAg、HBeAg、BcAb(+)患者PreS1抗原阳性率为79.16%,高于HBsAg、HBcAb(+)、HBsAg、HBeAb、Bc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抗原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判断作用,可作为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复制的有效血清学指标。
    不同核苷类似物序贯方案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伴肝功能损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董宇
    2016, 21(2):  132-134. 
    摘要 ( 165 )   PDF (585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序贯方案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伴肝脏损害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干扰素治疗无应答伴肝脏损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替比夫定组(n=30)、恩替卡韦组(n=30)及阿德福韦酯组(n=30)3组。治疗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替比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完全应答率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部分应答率均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复发率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而替比夫定组患者的复发率又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替比夫定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 替比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序贯治疗干扰素治疗无应答伴肝脏损害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均较好。
    热点论坛
    炎性体NLRP3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臧红, 沈宏辉, 辛绍杰
    2016, 21(2):  135-138. 
    摘要 ( 122 )   PDF (607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EG治疗肝性脑病
    沈斐斐, 陆伦根
    2016, 21(2):  138-139. 
    摘要 ( 159 )   PDF (1098KB) ( 2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直接抗病毒药物研究及其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现状
    王媛媛, 聂青和
    2016, 21(2):  140-142. 
    摘要 ( 158 )   PDF (583KB) ( 2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耐药患者治疗进展
    郑建铭, 鲍素霞, 施光峰
    2016, 21(2):  143-145. 
    摘要 ( 95 )   PDF (578KB) ( 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恩替卡韦与干扰素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进展
    陈娟, 王小红
    2016, 21(2):  145-148. 
    摘要 ( 169 )   PDF (603KB) ( 4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戊型肝炎病毒动物宿主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耿家宝, 刘倩楠, 王敏, 董源, 汪茂荣
    2016, 21(2):  149-151. 
    摘要 ( 71 )   PDF (581KB) ( 2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36例缺血性肝炎临床特点分析
    刘颖翰, 林佃相, 古玉茹, 石栓柱, 刘海春, 孔素花
    2016, 21(2):  152-153. 
    摘要 ( 110 )   PDF (571KB) ( 2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超声在梗阻性胆道疾病病变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王贞玉
    2016, 21(2):  154-156. 
    摘要 ( 118 )   PDF (588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
    马利平, 胡晓丽, 丛芙蓉
    2016, 21(2):  158-159. 
    摘要 ( 121 )   PDF (569KB) ( 2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GL基因新复合杂合型突变引起的糖原累积病III型1例
    林谦, 郑必霞, 金玉
    2016, 21(2):  160-161. 
    摘要 ( 90 )   PDF (704KB) ( 3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食管癌多发转移放、化疗后并发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治愈1例
    顾生旺, 江海洋, 刘欢, 周曙, 严士光, 胡鹤本
    2016, 21(2):  162-163. 
    摘要 ( 162 )   PDF (571KB) ( 2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疗致HBV再激活并发肝功能衰竭1例
    王敏, 耿家宝, 李鑫, 何长伦, 汪茂荣
    2016, 21(2):  163-164. 
    摘要 ( 143 )   PDF (563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