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2-28
    前沿、探索与争鸣
    慢性乙型肝炎新的治疗方法
    陈静娜, 郝孟翰, 宋欣络, 王冰, 高攀, 钱宇妍, 陈岩松, 黄文俊, 赵萌, 张桠婕
    2023, 28(2):  135-145. 
    摘要 ( 293 )   PDF (2000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文就HBV的病毒学特征、乙型肝炎的自然史和免疫发病机制诊断标志物、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开发中的新疗法及其预防和控制等进行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肝细胞死亡模式的研究进展
    陆新元, 丛文铭
    2023, 28(2):  145-148. 
    摘要 ( 198 )   PDF (723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关于细胞凋亡和坏死性凋亡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于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尚存争议,而不同的动物模型异质性、额外的饮食因素、肝脏实质细胞与间质细胞的差异表达等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差,因而必须重视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的合理选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的疾病特点与诊疗进展
    蔡子豪, 诸葛宇征
    2023, 28(2):  148-151. 
    摘要 ( 573 )   PDF (723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PSVD)的概念最早于2017年由欧洲肝病学会血管性肝病研究小组提出,是对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INCPH)概念做出的重要补充,但PSVD涵盖范围更广,更便于临床应用。PSVD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当伴有门静脉高压时易与肝硬化患者相混淆,因此提高对该病临床特征的认识、完善疾病的诊疗流程对临床医生十分重要。
    青年消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2例
    范芯铷, 晏梓钧, 王庆, 汪慧
    2023, 28(2):  151-154. 
    摘要 ( 121 )   PDF (1150KB) ( 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HBV DNA与ALT治疗阈值下调可能难以达到降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发生的目的
    肖丽, 王欣茹, 咸建春
    2023, 28(2):  155-156. 
    摘要 ( 147 )   PDF (748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降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的发生,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订了《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其中推荐意见 2 、3的实际结果是下调CHB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与ALT阈值。但经认真研读本文背景资料引用的两篇主要文献,发现HBV DNA与ALT不是当前抗病毒适应证之外HCC等终末期肝病发生的风险因素或风险权重较低,故基于HBV DNA与ALT治疗阈值下调可能难以达到降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发生的目的,而应进一步基于年龄、性别、白蛋白、血小板等综合评估。
    肝功能衰竭
    自身免疫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徐天娇, 田华, 游绍莉, 朱冰, 吕飒
    2023, 28(2):  157-161. 
    摘要 ( 171 )   PDF (746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IH-ACLF)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6例AIH-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按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t检验和秩和检验用于分类变量的数据分析,预后转归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32例女性(88.9%)均为1型AIH,且既往未曾接受过激素治疗,86.1%患者有肝硬化基础。总治疗好转率为27.8%(10/36),有2例行肝移植治疗。腹水34例(94.4%)、肝性脑病20例(55.6%),为最常见并发症。好转组与无效组患者相比,PTA较高[32.80(26.25,37.70)%比22.95(14.86,35.25)%,P=0.044],而TBil[(171.03±69.19) μmol/L比(261.23±131.00)μmol/L,P=0.012]、MELD评分[19.00(17.75,23.50)比29.00(24.25,34.25),P<0.01]较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20.0%比69.2%,P=0.011),应用激素治疗患者比例高(80.0%比26.9%,P=0.007)。激素治疗及MELD评分是AIH-ACLF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15例(41.2%)患者接受了激素治疗,其中8例好转。好转患者从诊断到应用激素治疗的时间更短,MELD评分更低。结论 AIH-ACLF患者的预后差,是否应用激素治疗及MELD评分是AIH-ACLF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对于改善AIH-ACLF预后至关重要。
    76例儿童急性肝衰竭病因及临床转归分析
    金建国, 华晴
    2023, 28(2):  162-164. 
    摘要 ( 159 )   PDF (762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肝衰竭(ALF)的病因和临床转归。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ALF患儿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1个月~12岁。定期随访,依据临床转归结果将患儿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搜集ALF患儿病因,比较存活组、死亡组临床资料并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76例ALF患儿病因未明确31例(40.8%)、病因明确45例(59.2%)。后者药物源性损害14例(18.4%)、感染性疾病11例(15.8%)、解剖异常(血管或胆道先天发育异常)9例(14.5%)、遗传代谢性疾病7例(9.2%)、自身免疫性疾病3例(3.9%)及肿瘤性疾病1例(1.3%)。76例ALF患儿中存活、死亡分别为44例、32例,比较临床资料可知,存活组ALT、AST[1 108(504, 3 114)U/L、1 226(808, 3 225)U/L]均显著高于死亡组[526(204, 915)U/L、717(470, 1 948)U/L, Z=27.402, 24.153, P<0.05];存活组Alb、TBil、DBil及血氨分别为33.2(30.2, 38.4)g/L、61.2(26.5, 182.4)μmol/L、38.0(12.9, 114.8)μmol/L及80.0(60.5, 101.7)μmol/L,与死亡组[28.7(26.0, 31.4)g/L、152.9(70.6, 288.0)μmol/L、87.6(41.6, 158.2)μmol/L及109.5(85.5, 146.6)μ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162, -30.429, -48.624及-9.489, P<0.05);存活组PT、INR[24.2(21.0, 29.8)s、2.1(1.8, 2.8)]均显著低于死亡组[38.4(24.4, 52.5)s、3.3(2.3, 6.6), Z=-20.197, -21.158, P<0.05];存活组PELD评分[20.2(18.4, 32.0)分]显著高于死亡组[30.8(24.6, 39.0)分,Z=-22.278, P<0.05]。将ALT、AST、Alb、TBil、DBil、血氨、PT、INR及PELD评分作为自变量,ALF患儿临床转归结局作为应变量(赋值0=存活,1=死亡),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Bil及PELD评分是ALF患儿临床转归中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ALF病死率高,常见病因包括药物源性损害、感染性疾病、解剖异常(血管或胆道先天发育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ALF患儿TBil、PELD评分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后出血相关因素
    彭静涵, 黄德良, 禹弘, 陈军
    2023, 28(2):  165-170. 
    摘要 ( 124 )   PDF (755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出血组15例(24.2%),未出血组47例(75.8%)。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8.0(4.0,22.0)d、FT4为14.6(13.4,17.3)pmol/L,未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21.0(9.0,42.0)d、FT4为18.0(14.7,21.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与Cr、抗凝药物种类(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 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组、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抗凝选择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出血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FT4可能与抗凝出血相关,Cr与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呈负相关;抗凝前关注FT4、Cr等指标,对抗凝出血及血栓消失时间有一定预测作用。
    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分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预测中的运用
    李文婷, 党彤, 王晶, 王海英
    2023, 28(2):  171-174. 
    摘要 ( 126 )   PDF (736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无创检查预测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及出血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86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根据胃镜检查评估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APRI、GPR、FIB-4、S-index、AAR、GAPRI对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APRI、GPR、FIB-4、S-index、AAR、GAPRI评估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6、0.637、0.634、0.632、0.566、0.636,特异度分别56.72%、89.74%、36.84%、73.68%,57.89%、89.47%,敏感度分别为56.72%、40.30%、91.04%、55.22%、61.19%、40.30%。食管静脉曲张轻度组中血小板、ALT、RDW分别为(114.47±50.71)×109、(34.74±15.81)U/L、(16.889±2.252),严重组为(95.79±42.27)×109、(42.52±24.97)U/L、(15.849±2.6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APRI 、FIB-4 、S-index、 GAPRI、 GPR 、AAR分别为0.637(0.409,0.895)、0.637(0.409,0.895)、3.562(2.166,6.155)、0.435(0.211,0.984)、43.810(26.829,64.021)、0.730(0.447,1.067)、1.555±0.623,严重组分别为 0.901(0.524,1.407)、0.901(0.524,1.407)、4.5(3.335,6.991) 、0.891(0.327,1.778) 61.000(29.126,144.444)、1.017(0.485,2.407)、1.482±0.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RI、GPR、GAPRI、S-index对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APRI预测价值更大。
    沙利度胺治疗改善胆汁性肝硬化大鼠肝肺综合征
    江丽萍, 江晓燕, 王洪燕, 吴文杰, 欧旸, 陈明胜
    2023, 28(2):  175-180. 
    摘要 ( 138 )   PDF (784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治疗肝肺综合征的机制。方法 采用胆总管结扎术诱导大鼠肝肺综合征(HPS)。术后4周开始沙利度胺(实验组)或蒸馏水(对照组)100 mg/(kg·d)治疗2周。对所有大鼠进行生化、血浆及肺泡灌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和血气分析。取大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肺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在另外一个平行组中,确定了模型制备成功。结果 沙利度胺治疗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A-aPO2)和血清VEGF、TNF-α水平明显降低〔沙利度胺治疗组大鼠A-aPO2秩为25.10(10),对照组为15.60(10) (P<0.001);沙利度胺治疗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秩为25.50(10),对照组为14.50(10)(P<0.001);沙利度胺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秩为25.50(10);对照组为12.60(10)(P<0.001)〕。同时,沙利度胺可降低肺VEGF、VEGF受体2(VEGFR-2)的mRNA〔(VEGF模型组VS沙利度胺组:23.25(10)vs 15.10(10);VEGFR-2模型组VS沙利度胺组:22.40(10)VS 15.60(10)〕和蛋白〔VEGF模型组VS沙利度胺组:2.03±0.96 vs 1.45±0.99;VEGFR-2模型组VS沙利度胺组:21.50(10)VS 12.25(10)〕的表达(P均<0.05)。结论 沙利度胺可降低胆总管结扎大鼠A-aPO2,提示沙利度胺可改善该实验动物模型的HP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从而抑制VEGF/VEGFR-2通路,减少肺内血管生成有关。
    肝癌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术后生存的meta分析
    刘云霄, 符艳, 牛丽娜, 窦婧, 王晓忠
    2023, 28(2):  181-188. 
    摘要 ( 79 )   PDF (2002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性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analogues, NAs)抗病毒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到2021年12月。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其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5篇文献,包括6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20项队列研究,其中一篇是两阶段纵向临床研究,包括了一项RCT和一项队列研究[1]。共计8197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1、3、5年接受NAs和肝切除术的HBV-HCC实验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RFS)均优于单纯肝切除对照组。结论 与单纯肝切除术对照组相比,接受NAs和肝切除术的HBV-HCC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
    中医辨证治疗提高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何正阳, 佘为民
    2023, 28(2):  189-192. 
    摘要 ( 123 )   PDF (729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中医辨证治疗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上海2个三甲医院HCC根治术后随访超过5年患者619例,将术后接受中医治疗时间≥6个月的设为中西医队列,反之则为西医队列,采集患者临床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 西医队列患者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00%、54.86%、48.65%、38.92%;中西医队列患者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33%、69.08%、59.44%、40.03%。Log-rank检验提示两队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Breslow检验提示两队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西医队列患者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92%、80.27%、76.49%、65.68%;中西医队列患者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20%、96.79%、91.79%、75.50%。Log-rank检验提示两队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中西医队列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高暴露组(≥12个月)5年生存率明显好于较高暴露组(≥6个月且<12个月),分别为81.46%和47.73%(P<0.01)。结论 HCC根治术后患者行中医辨证治疗的中西医队列较西医队列患者生存率提高、生存期延长,中西医队列较西医队列患者近期无瘤生存率提高、近期无瘤生存期延长,中西医队列无瘤生存情况在60个月前好于西医队列,而在60个月后趋于相同。
    原发性肝癌四种治疗策略的成本效果比较
    刘二丽, 李博群, 黄盈婷, 崔号, 汪晓军, 章红英
    2023, 28(2):  193-199. 
    摘要 ( 129 )   PDF (932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四种治疗策略的预后和费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次确诊的6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肝切除(LR)、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和对症治疗四组。比较四种治疗方案的生存率和预后影响危险因素,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TACE联合RFA组1~5年的总生存率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5)(LR组:58.33%、27.08%、14.58%、4.17%、2.08%,TACE组:71.23%、53.42%、35.62%、24.66%、12.33%,TACE联合RFA组:75.30%、58.43%、45.48%、29.22%、17.17%,对症治疗组:28.89%、15.56%、0.00%、0.00%、0.00%)。其中治疗措施、BCLC分期、腹水和肝性脑病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四组的均次治疗费用分别为:LR组(72 201.00±113 067.69)元、TACE组(37 302.35±34 759.82)元、TACE+RFA组(41 163.46±36 920.18)元和对症治疗组(35 968.44±25 546.0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四种治疗方案的5年生存率作为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因为对症治疗组没有患者存活至5年,所以其余三个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从高到低依次为:LR组34 712.02;TACE组 3 025.33;TACE+RFA组 2 39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LR、TACE和对症治疗相比,TACE和RFA联合应用在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CEUS动脉期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微小肝细胞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尹伟, 冯玉成, 罗嵩智, 戴圣道
    2023, 28(2):  200-202. 
    摘要 ( 124 )   PDF (757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CEUS)动脉期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微小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8月—2021年8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肝结节患者66例(共70个结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肝硬化背景。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并据此分为微小肝癌组(38例、40个结节)和非恶变结节组(28例、30个结节)。病理诊断前,患者均行CEUS检查,观察各病灶CEUS增强灌注模式及增强峰值、降支减半及持续增强时间,分析CEUS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微小肝细胞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微小肝癌组所有患者动脉相造影均呈现高增强,而门脉相则多为低增强(32/40,80.00%);非恶变组病灶动脉相以低增强为主(17/30,56.67%),门脉相以等增强为主(22/30,73.33%)。两组病灶在动脉相和门脉相的增强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微小肝癌组降支减半时间(84.68±18.20)s、增强峰值时间(22.65±8.84)s、持续增强时间(41.03±10.81)s均显著低于非恶变组[(115.03±20.12)s、(30.59±10.75)s、(84.54±18.20)s](P<0.05)。CEUS诊断肝硬化后微小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80.00%,准确率为87.14%,阳性预测值为86.05%,阴性预测值为88.89%,Kappa值为0.734。结论 肝硬化背景下微小肝细胞癌与肝硬化结节有不同的CEUS灌注特点,CEUS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合并微小肝癌具有重要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减重对CHB和(或)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及脂肪肝程度的影响
    厉绾, 韩艳霞, 谢寿珍, 马颖才, 杨永耿, 李萍英
    2023, 28(2):  203-206. 
    摘要 ( 119 )   PDF (735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Fibro-Touch无创诊断CHB和(或)NAFLD患者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程度,评价减重干预对CHB和(或)NAFLD肝纤维化及肝脏脂肪变影响。方法 收集A组(CHB)病例52例、B组(NAFLD)病例58例,C组(CHB合并NAFLD)病例50例。记录干预前患者的Fibro-Touch检测指标:肝脏硬度值(LSM)、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等一般资料,开展6个月的减重干预指导,分为干预有效组(BMI下降≥2 kg/m2)、干预无效组(BMI下降<2 kg/m2),结束后复测上述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减重干预前后比较。结果 B组干预有效组患者的LSM、ALT值有所下降,B组干预有效组减重前LSM、ALT值分别为(9.8±1.9)kPa,、(31.8±10.6)U/L,B组干预有效组减重6个月后LSM、ALT值分别为(8.0±1.5)kPa、(31.8±1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01);三组病例中干预有效组的CAP值均下降明显,A组减重前CAP(230.2±10.3)db/m,六个月后CAP(212.7±10.1)db/m,P=0.003、B组减重前CAP(303.9±26.2)db/m,六个月后CAP(261.8±18.6)db/m,P=0.008、C组减重前CAP(289.7±31.6)db/m,六个月后CAP(250.1±21.6)db/m,P=0.016(P<0.05);三组病例中干预有效组,A组减重前TG、LDL-c为(1.3±0.4)、(2.2±0.7)mmol/L,A组六个月后TG、LDL-c为(0.9±0.2)、(1.7±0.5)mmol/L,B组减重前TG、LDL-c为(2.3±1.2)、(2.8±1.1)mmol/L,B组六个月后TG、LDL-c为(1.7±0.7)、(2.3±0.7)mmol/L,C组减重前TG、LDL-c为(1.9±1.0)、(2.1±0.6)mmol/L,C组六个月后TG、LDL-c为(1.2±0.6)、(1.6±0.5)mmol/L,干预有效组前后血脂(TG、LDL-c)均下降明显(P<0.05)。结论 通过Fibro-Touch无创检测CHB和(或)NAFLD患者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程度,发现有效的减重干预能明显缓解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程度,改善肝纤维化,还能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进一步延缓此类疾病的进展。通过有效的减重干预后,单纯CHB患者CAP有所下降,CHB合并NAFLD患者脂肪肝程度有所好转,同时还能改善血脂指标,其中TG、LDL-c改善较为明显。
    PNPLA3和FABP1基因甲基化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朱凯, 杨磊, 周青, 马雪儿, 李琴, 何晓萱, 杨雪霞, 蔡雯
    2023, 28(2):  207-213. 
    摘要 ( 96 )   PDF (910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病率情况及PNPLA3与FABP1基因甲基化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从中招募15例MAFLD患者,匹配同期体检15名无肝病既往史健康人群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MSP法)进行PNPLA3、FABP1基因甲基化检测。采用Point-biserial相关对临床资料及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 194名体检人群中1081例(33.84%)诊断为MAFLD,其中男性698例(64.57%)、女性383例(35.43%),40~50年龄段人数最多有424例(3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PNPLA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2例(13.33%),对照组10例(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 P=0.009);FABP1基因高甲基化状态5例(33.33%);对照组12例(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 P=0.027)。PNPLA3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空腹血糖(FPG)(r=-0.385, P<0.05)、甘油三酯(TG)(r=-0.584, P<0.05)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C)(r=0.651, P<0.001)呈正相关;FABP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尿素(UA)(r=-0.407, P<0.05)、FPG(r=-0.416, P<0.05)、TG(r=-0.565, P<0.05)、总胆固醇(TC)(r=-0.515, 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0.416, 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r=-0.473, P<0.05)呈负相关,与HDL-C(r=0.487, P<0.05)呈正相关。结论 乌鲁木齐市MAFLD患病率处于全国高位。MAFLD患者血浆中PNPLA3、FAB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均明显降低,且与FPG、TG、TC、UA、AST、ALT和HDL-C相关,是M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
    赵建红, 李鸿彬, 程相超, 郭彦伟
    2023, 28(2):  214-217. 
    摘要 ( 96 )   PDF (736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NAFL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情况,旨在评价NAFLD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的关系。方法 回顾2019年1月—2021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NAFLD患者122例(男78例,女44例),年龄(43.3±12.0)岁。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NAFLD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结果 比较NAFLD患者(NAFLD组)、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NAFLD组、对照组BMI为(28.4±3.7)kg/m2、(24.1±3.0)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8,P<0.05);NAFLD组、对照组腰围为(102.5±9.7)cm、(93.3±8.4)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8,P<0.05);NAFLD组ALT、AST、TG、TC、HDL、LDL为(38.0±6.7)U/L、(35.3±6.4)U/L、(2.2±0.6)mmol/L、(5.1±0.9)mmol/L、(1.0±0.2)mmol/L及(2.9±0.7)mmol/L,与对照组[(25.2±5.2)U/L、(22.8±4.8)U/L、(1.0±0.5)mmol/L、(4.6±0.8)mmol/L、(1.2±0.3)mmol/L及(2.4±0.5)m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12,4.268,3.849,2.587,-2.181,2.028,P<0.05);NAFLD组空腹胰岛素为(8.1±2.2) U/mL显著高于对照组[(4.6±1.3) U/mL,t=6.015,P<0.05];NAFLD组、对照组HOMA-IR为(3.5±0.8)、(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27,P<0.05)。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右CIMT显著增加[(0.66±0.12)mm比(0.58±0.10)mm,t=4.442,P<0.05];类似地,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左CIMT显著增加[(0.65±0.11)mm比(0.58±0.09)mm,t=4.126,P<0.05];NAFLD组右CIMT>75th、右CIMT>0.9 mm、左CIMT>75th及左CIMT>0.9 mm为95例(77.9%)、9例(7.4%)、 98例(80.3%)及11例(9.0%),与对照组[62例(51.7%)、2例(1.7%)、 69例(57.5%)及3例(2.5%)]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27,4.547,14.740,4.713,P<0.05)。NAFLD组cfPWV、cfPWV>10m/s及、cfPWV>90th为(10.4±2.8)m/s、68例(55.7%)及77例(63.1%),与对照组[(8.2±2.5)m/s、28例(23.3%)及32例(26.7%)]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CIMT、cfPWV显著增高,易发生SAS,应尽早防治NAFLD,延缓SAS进程,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他肝病
    血清总胆汁酸对伴胆汁淤积的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
    许姗姗, 宋静静, 仇丽霞, 张晶
    2023, 28(2):  218-221. 
    摘要 ( 174 )   PDF (817KB) ( 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对伴胆汁淤积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以病理表现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为伴胆汁淤积和无胆汁淤积两组,比较两组患者TBA水平。结果 共入组281例DILI患者,无胆汁淤积组患者127例(45.20%),胆汁淤积组患者154例(54.80%),其中胆汁淤积患者胆汁淤积病理表现以肝细胞胆汁淤积为主(61.0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均无显著差异。胆汁淤积组患者TBA、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高于无胆汁淤积组患者[(97.01±72.08) vs (71.84±72.64)μmol/L、(139.17±147.23) vs (86.77±90.16)μmol/L、(102.30±110.63) vs (59.70±68.64)μmol/L,P均<0.05],且住院时间更长(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伴胆汁淤积组患者TBA、TBil及DBil显著高于无胆汁淤积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TBA是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胆汁淤积的独立预测指标。以99.70μmol/L为临界值,TBA预测肝组织学胆汁淤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03(0.536~0.671)(P=0.003),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6%和74.0%。且当TBA≥20.1μmol/L,即可考虑患者有75%的概率存在胆汁淤积,其敏感度大于76.6%。结论 血清TBA、TBil及DBil是鉴别药物性肝损伤胆汁淤积的敏感指标;血清TBA对伴胆汁淤积的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黄芪提取物调节TRPM2表达的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作用研究
    朱哿瑞, 马园园, 王帆, 黄恺, 彭渊, 陈高峰, 刘成海, 陶艳艳
    2023, 28(2):  222-228. 
    摘要 ( 141 )   PDF (1398KB) ( 1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AR)调节TRPM2表达的抗急性DILI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7),对乙酰氨基酚(APAP)模型组,AR低、高剂量组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每组各8只。其中AR低、高剂量组分别以50、75 mg/kg的AR灌胃,NAC组以100 mg/kg灌胃,每日1次,共3 d。第4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350 mg/kg剂量APAP灌胃,12 h后处死全部小鼠,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瞬时受体电位M2型离子通道(TRPM2)表达。体外实验以不同剂量APAP(0、5、10、20 mM)孵育AML12细胞 12、24 h,筛选出APAP肝细胞损伤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动态检测肝细胞TRPM2基因及蛋白表达。肝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R低、高剂量组及NAC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20 mM APAP诱导损伤,并分别以125、250 μg/mL的AR、50 mM NAC孵育24 h。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肝细胞TRPM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AP可诱导急性DILI,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F=35.717、F=18.997,P值均<0.01),肝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肝细胞大块/亚大块坏死、中央静脉淤血;与模型组相比,AR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轻肝细胞坏死、肝组织MPO及TRPM2表达,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且AR高剂量组与NAC疗效相当。5 mM APAP 孵育AML12细胞24 h明显诱导肝细胞损伤,且肝细胞TRPM2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F=25.408, P<0.01);与模型组相比,AR可提高肝细胞活力、降低肝细胞TRPM2表达。结论 黄芪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保护APAP诱导急性DILI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RPM2表达相关。
    术前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于鹏, 段绍斌
    2023, 28(2):  229-232. 
    摘要 ( 130 )   PDF (852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比较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术前MELD评分情况,将所有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肝包虫病复发或死亡作为状态变量,术前MELD作为检验变量,进行两者的ROC分析,获得术前MELD评分预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肝包虫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7例行肝切除手术的肝包虫病患者,男性66例(68.0%),女性31例(32.0%),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2±12.6)岁,97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35例(36.1%),胆瘘20例(20.6%),胸腹腔积液32例(33.0%),感染16例(16.5%),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MELD评分(12.3±3.1)明显高于术后肝功能正常患者(6.2±1.1)(t/χ2值=11.236/<0.001)。ROC分析显示,术前MELD评分预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32(95% CI: 0.754~0.886),最佳诊断截点为10.3,根据术前MELD评分的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MEID评分≥10.3分组39例(40.2%)和MEID评分<10.3分组58例(5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78.9%、58.2%、56.3% vs 100%、76.9%、65.5%,P>0.05),MEID评分≥10.3分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EID评分<10.3分组患者(100%、75.6%、63.4% vs 100%、92.3%、83.2%, P<0.05)。结论 术前MELD评分能较为准确的评估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风险和远期总生存率。
    活体肝移植供者和大样本健康人群大五人格的比较研究
    陆鹰, 王雨佳, 陆晔峰, 吴一波
    2023, 28(2):  233-237. 
    摘要 ( 110 )   PDF (743KB)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大五人格,并与大样本健康人群做比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基于大五人格量表简表(10-item Big Five Inventory,BFI -10)制定调查问卷,对活体肝移植供者进行调查,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多个独立样本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两独立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 纳入77例活体肝移植供者,男性占比23.4%,女性占比76.6%;健康对照人群共1999例,男性占比15.5%,女性占比84.5%。供者:外向性6.04±1.75,宜人性7.70±1.49,严谨性7.83±1.44,神经质5.62±1.81,开放性6.34±1.69。健康人群:外向性6.31±1.75,宜人性7.15±1.53,严谨性6.80±1.74,神经质6.09±1.60,开放性6.63±1.64。两个群体的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活体肝移植供者进行进一步分析,严谨性人格在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18,P=0.01);外向性人格在债务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结论 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主要人格特征是严谨性,医疗费用承担方式的决策受到这一人格特征的影响。债务因素影响了活体肝移植供者外向性的人格特征。
    血浆置换术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凝血和肝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袁小莉, 王德琴, 徐晓英
    2023, 28(2):  238-241. 
    摘要 ( 123 )   PDF (778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术(PE)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5例AFLP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和PE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妊娠结局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D-dimer和PT水平为1.73±0.34 mg/mL和12.43±1.72 s,低于对照组的1.91±0.42 mg/mL和14.16±2.04s;观察组的FIB和PLT水平为4.67±0.97 g/L和118.29±9.81×109,高于对照组的3.58±0.72 g/L和100.45±9.13×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6,7.583,7.821,7.295,均P<0.05)。观察组的ALT、TBil和DBil水平为79.58±6.53 U/L、82.34±7.71 μmol/L和81.47±5.73 μmol/L,低于对照组的96.45±8.42 U/L、97.52±8.65 μmol/L和97.52±7.68 μmol/L;观察组的Alb为34.82±3.78 g/L,低于对照组的32.67±3.7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6,8.437,8.263,6.437,P<0.05)。观察组的Cr、UA和24小时尿蛋白量为128.15±7.14 μmol/L、227.64±11.42 μmol/L和2.54±0.32 g/24 h,低于对照组的142.43±7.96 μmol/L、289.52±13.29 μmol/L和2.83±0.38 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7.652,7.826,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DIC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围生期母婴死亡率和肝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PE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FLP,能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肝肾功能恢复,改善妊娠结局,用药安全性较高。
    水痘继发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
    王建斌, 梁栋
    2023, 28(2):  242-243. 
    摘要 ( 322 )   PDF (700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水痘继发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330例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水痘继发肝功能异常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68例(20.6%)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多发于成年人急性发病期,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ALT和AST轻度升高,以ALT升高更明显;ALT <100 U/L者一般不使用药物进行干预,ALT>100 U/L适当给予口服保肝药物,所有肝功能异常患者均可痊愈并不再出现反复。结论 肝功能异常是水痘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肝功能轻度损伤,经适当保肝治疗可痊愈。
    综述
    AMPK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在肝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陈倩, 张清奇, 龚作炯
    2023, 28(2):  244-246. 
    摘要 ( 79 )   PDF (710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严重肝脏结构和功能损伤,且是一个涉及“三重打击”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在机体内,AMPK信号在调节细胞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作为机体的代谢工厂,对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有着严格的调控。此外,NLRP3炎症小体也在众多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AMPK信号通路和NLRP3小体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本文就AMPK介导的多种信号通路、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衰竭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凝血功能监测在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治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李雪, 张亮, 王枭, 易海, 汤善宏
    2023, 28(2):  247-249. 
    摘要 ( 97 )   PDF (715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目前肝衰竭中最常见的一类,病情进展迅速,短期预后差,凝血功能障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凝血障碍的处理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因而从ACLF疾病特征及发病机制着手,就凝血功能的监测与疾病诊治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及时治疗,对于疾病转归、改善患者生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贾刚刚, 王俊科, 何昱静, 于晓辉, 卢利霞
    2023, 28(2):  250-253. 
    摘要 ( 123 )   PDF (724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损害肝功能。90%的载脂蛋白E(ApoE)在肝脏合成,ApoE有三个等位基因、6个基因型、3种表型(E2、E3、E4),其基因多态性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探明影响肝脏疾病的基因及基因型,将为肝脏疾病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就ApoE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终末期肝病合并肌少症发生机制及干预防治研究进展
    田亚文, 闫红林, 贺娜, 康改琳, 豆文丽, 赵梓棋, 孔繁娇, 任晫煦, 罗羽杉
    2023, 28(2):  253-256. 
    摘要 ( 125 )   PDF (724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肉减少症是机体营养不良的重要表现之一,系指进行性和全身性的肌肉质量降低以及肌肉功能的丧失,其发生与进展与多种急慢性疾病互为因果,尤其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普通存在,并与该类患者在院时长、生活质量低下、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近年来已得到该领域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终末期肝病临床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肌少症与终末期肝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终末期肝病合并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证据,以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率,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临床结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邓庆铃, 张鹏
    2023, 28(2):  257-260. 
    摘要 ( 266 )   PDF (734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肝脏受损小叶内的胆管上皮细胞的炎性浸润和破坏。近几十年来,PBC患病率一直在上升,病程呈进行性发展,若不进行临床干预,可发展至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识别和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PBC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有40%的患者UDCA疗效欠佳或不耐受,迫切需要其他治疗。由于疾病的复杂发病机制及异质性,临床试验及评估受限,仍需不断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本文就PBC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血清HBV RNA水平预测抗HBV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巩子菱, 邹志强
    2023, 28(2):  261-263. 
    摘要 ( 69 )   PDF (710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乙肝患者中,共价闭环DNA (cccDNA)持续存在于肝脏中,这是其导致慢性化的重要因素,且目前治疗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NA)均不能清除cccDNA。血清HBV RNA能反映共价闭合环DNA的转录活性及水平,因而其在反映治疗抗病毒方面、停药后病毒反弹预测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血清HBV RNA 水平预测抗HBV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病例报道
    以腹痛、黄疸、肝脾肿大为表现的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1例
    谢莹, 张源净, 杭小锋, 王俊学
    2023, 28(2):  264-266. 
    摘要 ( 97 )   PDF (979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发突变致表现为胆绞痛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
    郑玉凤, 杨永峰
    2023, 28(2):  266-268. 
    摘要 ( 65 )   PDF (876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