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探索与争鸣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葛启超, 陆伦根
    肝脏    2023, 28 (11): 1261-1263.  
    摘要210)      PDF (441KB)(89)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汁在肝内蓄积导致肝胆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核受体(NR)是调控包括肝脂质代谢、葡萄糖代谢、能量消耗和胆汁酸(BA)体内平衡的关键转录因子,而这些过程的失调是胆汁淤积以及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致病机制。既往基于NR已经开发了靶向的高亲和力治疗配体,包括法尼醇-X受体(F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的激动剂。除此之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XR-19)的类似物,以及肝细胞和肠细胞的BA摄取抑制剂也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有良好的治疗潜力。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靶向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在肝纤维化进展及逆转中的作用
    王晓凡, 丛敏, 贾继东
    肝脏    2023, 28 (11): 1264-1268.  
    摘要204)      PDF (641KB)(84)   
    慢性肝病的进程常涉及慢性实质损伤、炎症反应的持续激活以及纤维生成和伤口愈合反应的持续激活。其中,巨噬细胞是肝脏的关键细胞,对于响应肝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维持组织稳态至关重要。目前普遍认为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进展和逆转过程中具有异质性,其可以根据组织微环境的不同而发生表型转换。巨噬细胞不仅在肝纤维化进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其还可以在逆转阶段通过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胶原纤维水解,促进肝纤维化逆转。本文就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在肝纤维化进展及逆转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肝门静脉积气征
    文峰, 周昊, 樊启林, 程建国, 朱杰伦, 陈兰
    肝脏    2024, 29 (5): 496-499.  
    摘要192)      PDF (652KB)(39)   
    肝门静脉积气征(HPVG)是门静脉肝内外段出现气体异常聚积的一种医学影像学征象。本文就HPVG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临床评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变迁
    徐衍, 饶慧瑛
    肝脏    2024, 29 (3): 255-257.  
    摘要181)      PDF (486KB)(15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且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不良结局加重社会医疗负担。NAFLD特征是肝脏脂肪沉积和炎症,近40余年以来一直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2020至2023年期间经历了两次更名,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本文讨论了目前对NAFLD/MAFLD/MASLD特征的对比、临床和研究问题,旨在提高我们对脂肪性肝病(SLD)的全面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新进展
    王开利, 刘鸿凌
    肝脏    2024, 29 (3): 258-259.  
    摘要159)      PDF (395KB)(165)   
    急性肝衰竭(ALF)致病因素多,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识别病因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随着重症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人工肝、肝移植技术不断发展,患者生存率也有所提高,本文对影响ALF预后的最近基础研究与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细胞衰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董琳菲, 王艳
    肝脏    2024, 29 (2): 149-151.  
    摘要155)      PDF (378KB)(1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组连续疾病谱,受累人群数量逐年增长。目前除减重外,NAFLD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是NAFLD疾病组的主要病理表现,靶向阻断病理生理进展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在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及肝纤维化上发挥一定作用,这意味着药物治疗有了新的靶标。本文就细胞衰老在NAFLD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中性粒细胞在酒精性肝炎中的作用
    冯悦, 韩潘十力, 高沿航
    肝脏    2023, 28 (12): 1402-1404.  
    摘要148)      PDF (326KB)(52)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酒精性肝炎(AH)是酒精性肝病的急性炎症状态。尽管A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中性粒细胞在AH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该领域新进展进行总结与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张家腾, 李家琦, 武羽, 段钟平, 陈煜
    肝脏    2024, 29 (2): 152-154.  
    摘要146)      PDF (390KB)(117)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确切有效选择,目前供肝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肝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异种肝脏移植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思路。猪在遗传学、解剖结构、器官大小、营养代谢及生理生化特征方面与人的相似性较大,是异种肝脏移植的理想供体来源。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快速发展,为解决肝脏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肝干/前体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研究进展
    黄伟健, 鄢和新
    肝脏    2024, 29 (2): 146-149.  
    摘要145)      PDF (483KB)(102)   
    随着生物技术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细胞药物逐渐从动物实验发展到早期临床试验,并初步显现了一定的治疗有效性,有望成为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新兴手段。本文主要对肝干/前体细胞在肝硬化进程中活化及其机制,以及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血清HBV RNA在临床应用中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黎婉莹, 申笙, 刘诗, 孙剑
    肝脏    2024, 29 (2): 143-146.  
    摘要142)      PDF (597KB)(14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难以完全治愈,其根本原因是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持续稳定存在。血清HBV RNA作为cccDNA的下游转录产物,近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可用于监测CHB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测预后。为了更好地了解血清HBV RNA,本文梳理了当前尚未解决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包括血清HBV RNA的检测方法学、血清HBV RNA反映cccDNA状态的能力以及HBV RNA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挖掘血清HBV RNA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停药后的随访及管理
    余姣, 万谟彬
    肝脏    2024, 29 (3): 263-265.  
    摘要138)      PDF (487KB)(1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研究表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止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虽然有很多益处,但是其风险不确定性高,很多患者会出现临床复发甚至需要肝移植或者死亡。临床研究表明,HBeAg阴性CHB患者停用NAs后还需加强治疗后管理,2022版中国CHB防治指南建议对HBeAg阴性但可检测到HBV DNA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国内外对于HBeAg阴性CHB患者停药指征的指南尚不统一.本文根据各国CHB防治指南以及针对HBsAg、HBV DNA或者HBV DNA 等生物标志物联合评判HBeAg阴性CHB患者是否在停止NAs治疗后需要药物再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为HBeAg阴性CHB治疗和预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酒精性肝病的肠道作用机制新进展
    王泳而, 汪艳
    肝脏    2023, 28 (12): 1399-1402.  
    摘要138)      PDF (468KB)(49)   
    酒精性肝病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酒精代谢可直接引起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炎性损伤。酒精引起肠道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可改变肠道和肝脏的免疫微环境,肠道微生物及其衍生物移位可促进酒精性肝病进展。深入了解酒精性肝病不同阶段的肠道免疫特点、微生物组变化、屏障功能障碍,以及对肝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疗研发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失代偿期肝硬化再代偿的研究进展
    牛日雨, 尹伟, 王益杰, 李成忠
    肝脏    2024, 29 (7): 770-773.  
    摘要138)      PDF (519KB)(65)   
    既往认为肝硬化从代偿期到失代偿期逐渐恶化的进展过程是不可逆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观察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病因治疗后,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可以改善到类似代偿期的状态,再代偿的概念逐渐诞生。本文就失代偿期肝硬化再代偿的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推动临床研究进一步细化,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研究进展
    金燚, 沈泳利, 李佟
    肝脏    2024, 29 (8): 896-899.  
    摘要136)      PDF (441KB)(59)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改进,部分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血症增加疾病进展风险,肝癌和耐药性也会增加。低病毒血症已成为当前抗病毒治疗的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本文系统地阐明低病毒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联,同时,对当前可用的治疗策略进行系统性回顾,以期为临床医生在面对低病毒血症患者时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原则与治疗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杨世欣, 郭金, 张丹眉, 龚作炯
    肝脏    2024, 29 (9): 1022-1023.  
    摘要134)      PDF (399KB)(3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染色质和细胞内颗粒蛋白组成。NETs不仅参与杀死病原体,也发生在无菌炎症中,介导组织损伤,并在急性肝衰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干预其形成和释放可能是治疗急性肝衰竭及其并发症的新策略。本文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一些潜在的新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命名讨论
    黄震霆, 徐小萍, 吴静
    肝脏    2024, 29 (8): 900-904.  
    摘要133)      PDF (1111KB)(3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一个疾病名称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不够合适的。因此在2020年引入了新的术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来取代NAFLD。可是在3年后的德尔菲共识中,MAFLD又被新名称MASLD取代。孰优孰劣,众说纷纭。疾病名称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疾病的名称更改应慎之又慎。本文将对NAFLD及其更新命名的沿革加以梳理,总结有关命名的优势及不足,以供医学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浅析肝前体细胞对肝癌调控研究
    刘文明, 张秋秋, 鄢和新
    肝脏    2025, 30 (2): 149-150.  
    摘要130)      PDF (505KB)(42)   
    肝脏是哺乳动物最大的实质器官,拥有极强的再生能力,以确保组织内部环境的稳态与平衡,以肝小叶为基础单位,而每个肝小叶中的肝细胞因代谢功能和基因表达的差异,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形成了独特的肝脏代谢区室化。并且,肝脏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应激信号的冲击,这些信号不仅削弱了肝脏的再生能力,还可能进展为肝细胞癌(HCC)。鉴于肝细胞群体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不同群体的肝细胞在肝脏再生及HCC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往研究表明,肝前体细胞在肝脏修复与肝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来源于肝细胞的肝前体细胞在肝脏再生及HCC发展中的潜在作用,旨在为肝脏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与进展
    夏小琦, 杨长青
    肝脏    2024, 29 (3): 266-268.  
    摘要130)      PDF (345KB)(100)   
    随着现代医学理念的进步,健康已经不仅仅被定义为没有疾病或弱点,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整体良好状态的体现。特别是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而言,他们面临的并发症复杂多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这一群体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评估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患者报告结局(PRO)的多种方式,例如SF-36、CLDQ、PROMIS-29等, 医护人员能够从患者的视角深入了解他们对于自身疾病状态的主观感受。这种评估不仅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还能指导临床决策,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此外,HRQOL的评估还可以为医疗研究提供重要数据,促进慢性肝病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MASLD管理中无创检测替代肝活检添新证据:突破还是挑战?
    曾静, 范建高
    肝脏    2024, 29 (5): 491-493.  
    摘要127)      PDF (469KB)(32)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与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随着全球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MASLD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肝活检一直被视为诊断MASLD和评估肝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侵入性和局限性限制其在临床应用。血清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技术等无创检测方法在评估MASLD纤维化方面显示巨大潜力。其中,结合了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VCTE)与常规生物标志物的Agile评分系统,能够识别MASLD相关进展性纤维化和肝硬化,并预测MASLD患者肝脏相关事件,为临床监测肝病进展提供新的标志物。尽管这些无创方法同样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们为MASLD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新工具,未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有望进一步完善这些方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安全的诊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温浩喻, 肖潇, 马雄
    肝脏    2024, 29 (6): 625-628.  
    摘要126)      PDF (526KB)(31)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罕见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严重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有所上升。虽然大多数病例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进展至肝硬化及肝衰竭。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关于AIH相关HCC的临床研究较少,本文将对AIH相关HCC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监测建议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