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探索与争鸣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药物性肝损伤因果关系评估演变:从RUCAM到RECAM
    孟尧, 张萌萌, 赵新颜
    肝脏    2023, 28 (6): 631-633.  
    摘要417)      PDF (512KB)(173)   
    Roussel Uclaf 因果关系评估量表创立30年至今,肝病专家一直在寻找能真实、可靠评估可疑药物与肝损伤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2022年初,Hayashi PH提出了药物性肝损伤因果关系评估的新方法:改良电子化因果关系评估量表(RECAM)。本文就RUCAM及RECAM的产生、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
    曾伟兰, 汪艳
    肝脏    2023, 28 (6): 633-636.  
    摘要349)      PDF (518KB)(23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多因素疾病。脂质异常累积可造成肝细胞内质网(ER)功能涉及的蛋白平衡紊乱。当ER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累积时,细胞启动自身防御保护机制,出现ER应激,引起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PR),诱导蛋白质合成阻断、ER伴侣表达和错误折叠蛋白降解;这一过程主要涉及肌醇需要酶1(IRE1)、蛋白激酶R(PKR)样ER激酶(PERK)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等信号通路的激活。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ER应激反应都加剧NAFLD肝损伤;轻度或中度ER应激可触发“适应性/细胞保护性”UPR,减轻NAFLD肝病理表现,恢复ER稳态;但是强烈或持续的ER应激可出现“适应不良的/不受限的/终末的”UPR,细胞启动内部凋亡机制。另外,慢性或急性ER应激也可引起不同的NAFLD肝损伤结局。因此,设计以UPR作为靶点的ER靶向递药系统,可为NAFLD治疗新药研发提供线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浅析类器官与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刘文明, 鄢和新
    肝脏    2023, 28 (6): 637-639.  
    摘要224)      PDF (448KB)(166)   
    世界范围内肝脏疾病的负担逐年增加,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受限于供体短缺。再生医学因强调替代治疗而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旨在采用正常的功能肝细胞替换受损的肝组织,而优质的种子细胞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肝脏类器官不仅是模拟人类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最佳细胞模型,同时也是再生医学和转化应用的重要细胞来源。在这里,我们讨论现今肝脏三维类器官培养的各方面进展,以及它如何在体内、外重构肝胆系统,如何成为全球性新兴肝脏再生医学的焦点。本文概述了肝细胞、胆管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类器官系统,并讨论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以及肝脏再生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争议
    李旭辉, 范建高
    肝脏    2023, 28 (5): 505-506.  
    摘要215)      PDF (511KB)(116)   
    2020年,国际肝病专家小组建议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NAFLD是排他性疾病诊断,强调无过量饮酒且无其他肯定病因的脂肪性肝病,而MAFLD则将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性炎症的重要性上升到慢性肝病病因的高度。尽管当前NAFLD的更名势在必行,有关MAFLD的研究也很多,但是最终如何命名这类与营养过剩和久坐少动相关的脂肪性肝病至今仍有争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葛启超, 陆伦根
    肝脏    2023, 28 (11): 1261-1263.  
    摘要201)      PDF (441KB)(88)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以胆汁在肝内蓄积导致肝胆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核受体(NR)是调控包括肝脂质代谢、葡萄糖代谢、能量消耗和胆汁酸(BA)体内平衡的关键转录因子,而这些过程的失调是胆汁淤积以及脂肪性肝病的重要致病机制。既往基于NR已经开发了靶向的高亲和力治疗配体,包括法尼醇-X受体(F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的激动剂。除此之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XR-19)的类似物,以及肝细胞和肠细胞的BA摄取抑制剂也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有良好的治疗潜力。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靶向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在肝纤维化进展及逆转中的作用
    王晓凡, 丛敏, 贾继东
    肝脏    2023, 28 (11): 1264-1268.  
    摘要197)      PDF (641KB)(84)   
    慢性肝病的进程常涉及慢性实质损伤、炎症反应的持续激活以及纤维生成和伤口愈合反应的持续激活。其中,巨噬细胞是肝脏的关键细胞,对于响应肝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维持组织稳态至关重要。目前普遍认为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进展和逆转过程中具有异质性,其可以根据组织微环境的不同而发生表型转换。巨噬细胞不仅在肝纤维化进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其还可以在逆转阶段通过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胶原纤维水解,促进肝纤维化逆转。本文就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在肝纤维化进展及逆转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肿瘤异质性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赵喜君, 杨宁
    肝脏    2023, 28 (5): 515-517.  
    摘要187)      PDF (372KB)(109)   
    肿瘤异质性是原发性肝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挑战。肝癌具有的肿瘤细胞异质性、免疫微环境、时空及功能异质性等等,在肿瘤增殖、恶化、复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肝癌的肿瘤异质性有助于为肝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肝门静脉积气征
    文峰, 周昊, 樊启林, 程建国, 朱杰伦, 陈兰
    肝脏    2024, 29 (5): 496-499.  
    摘要165)      PDF (652KB)(37)   
    肝门静脉积气征(HPVG)是门静脉肝内外段出现气体异常聚积的一种医学影像学征象。本文就HPVG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临床评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变迁
    徐衍, 饶慧瑛
    肝脏    2024, 29 (3): 255-257.  
    摘要161)      PDF (486KB)(15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范围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且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不良结局加重社会医疗负担。NAFLD特征是肝脏脂肪沉积和炎症,近40余年以来一直是一个排他性诊断,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2020至2023年期间经历了两次更名,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本文讨论了目前对NAFLD/MAFLD/MASLD特征的对比、临床和研究问题,旨在提高我们对脂肪性肝病(SLD)的全面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肝硬化肌少症的治疗策略及研究方向
    陶子文, 杨长青
    肝脏    2023, 28 (6): 643-645.  
    摘要160)      PDF (489KB)(123)   
    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骨骼肌异常,它的发生发展与营养不良、高氨血症、激素水平异常、门静脉高压等多种因素有关,因其早期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研究结果初步证实,营养支持疗法、降氨治疗、调节异常的激素水平和降低门脉高压等措施对肝硬化肌少症的改善有效,但由于研究设计方法学局限、混杂因素干扰、结局指标评估方法的不一致性等原因,给现有的研究结果解读带来了挑战。本文总结了肝硬化肌少症的治疗措施,归纳了现有的研究局限性,旨在为未来的研究设计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的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陈倩倩, 杨玥, 倪文婧, 芮法娟, 施军平, 李婕
    肝脏    2023, 28 (6): 639-643.  
    摘要158)      PDF (557KB)(127)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HCC患者日益增多。NAFLD发展至HCC的过程受到糖尿病、肥胖、种族和遗传多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NAFLD患者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成HCC,但约有1/3的NAFLD相关HCC患者并未出现肝硬化,这也对NAFLD相关HCC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出重大挑战。本文旨在总结NAFLD相关HC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优化NAFLD相关HCC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从而促进相关人群的早诊早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新进展
    王开利, 刘鸿凌
    肝脏    2024, 29 (3): 258-259.  
    摘要148)      PDF (395KB)(165)   
    急性肝衰竭(ALF)致病因素多,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识别病因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对患者生存至关重要。随着重症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人工肝、肝移植技术不断发展,患者生存率也有所提高,本文对影响ALF预后的最近基础研究与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细胞衰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董琳菲, 王艳
    肝脏    2024, 29 (2): 149-151.  
    摘要138)      PDF (378KB)(1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组连续疾病谱,受累人群数量逐年增长。目前除减重外,NAFLD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是NAFLD疾病组的主要病理表现,靶向阻断病理生理进展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在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及肝纤维化上发挥一定作用,这意味着药物治疗有了新的靶标。本文就细胞衰老在NAFLD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NAFLD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中性粒细胞在酒精性肝炎中的作用
    冯悦, 韩潘十力, 高沿航
    肝脏    2023, 28 (12): 1402-1404.  
    摘要138)      PDF (326KB)(52)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酒精性肝炎(AH)是酒精性肝病的急性炎症状态。尽管A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中性粒细胞在AH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该领域新进展进行总结与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血清HBV RNA在临床应用中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黎婉莹, 申笙, 刘诗, 孙剑
    肝脏    2024, 29 (2): 143-146.  
    摘要131)      PDF (597KB)(14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难以完全治愈,其根本原因是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持续稳定存在。血清HBV RNA作为cccDNA的下游转录产物,近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可用于监测CHB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测预后。为了更好地了解血清HBV RNA,本文梳理了当前尚未解决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包括血清HBV RNA的检测方法学、血清HBV RNA反映cccDNA状态的能力以及HBV RNA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挖掘血清HBV RNA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张家腾, 李家琦, 武羽, 段钟平, 陈煜
    肝脏    2024, 29 (2): 152-154.  
    摘要128)      PDF (390KB)(116)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确切有效选择,目前供肝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肝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异种肝脏移植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思路。猪在遗传学、解剖结构、器官大小、营养代谢及生理生化特征方面与人的相似性较大,是异种肝脏移植的理想供体来源。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快速发展,为解决肝脏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停药后的随访及管理
    余姣, 万谟彬
    肝脏    2024, 29 (3): 263-265.  
    摘要125)      PDF (487KB)(1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研究表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止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虽然有很多益处,但是其风险不确定性高,很多患者会出现临床复发甚至需要肝移植或者死亡。临床研究表明,HBeAg阴性CHB患者停用NAs后还需加强治疗后管理,2022版中国CHB防治指南建议对HBeAg阴性但可检测到HBV DNA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国内外对于HBeAg阴性CHB患者停药指征的指南尚不统一.本文根据各国CHB防治指南以及针对HBsAg、HBV DNA或者HBV DNA 等生物标志物联合评判HBeAg阴性CHB患者是否在停止NAs治疗后需要药物再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为HBeAg阴性CHB治疗和预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酒精性肝病的肠道作用机制新进展
    王泳而, 汪艳
    肝脏    2023, 28 (12): 1399-1402.  
    摘要124)      PDF (468KB)(49)   
    酒精性肝病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酒精代谢可直接引起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炎性损伤。酒精引起肠道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可改变肠道和肝脏的免疫微环境,肠道微生物及其衍生物移位可促进酒精性肝病进展。深入了解酒精性肝病不同阶段的肠道免疫特点、微生物组变化、屏障功能障碍,以及对肝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疗研发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肝干/前体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研究进展
    黄伟健, 鄢和新
    肝脏    2024, 29 (2): 146-149.  
    摘要123)      PDF (483KB)(100)   
    随着生物技术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细胞药物逐渐从动物实验发展到早期临床试验,并初步显现了一定的治疗有效性,有望成为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新兴手段。本文主要对肝干/前体细胞在肝硬化进程中活化及其机制,以及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
    张倩, 韩涛
    肝脏    2023, 28 (5): 507-509.  
    摘要121)      PDF (369KB)(129)   
    腹水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硬化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标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目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已被证明能够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来有效改善腹水症状,降低病死率。本文就近年来TIPS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推动TIPS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中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