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6-30
    前沿、探索与争鸣
    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介导的肝损伤的剂量争议
    李涛, 王磊
    2022, 27(6):  615-617. 
    摘要 ( 142 )   PDF (670KB) ( 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极大地改善了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但随着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ICIs介导的肝损伤(IMH)也受到临床专家的日益重视。相关指南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ICIs,但缺乏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近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针对3~4级IMH的激素应用剂量及患者获益进行了评估,发现与高剂量激素组相比,低剂量激素组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但低剂量激素组(每天1 mg/kg)的激素剂量仍然偏高,且该研究也存在某些偏倚及外延性受限的问题。期待未来的随机临床试验可以证实上述研究的结论,并为IMH的管理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长期白蛋白治疗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研究新进展
    李伟
    2022, 27(6):  617-619. 
    摘要 ( 163 )   PDF (587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血白蛋白(HA)常被用于治疗肝硬化和腹水患者,与常见的急性或短期在住院期间使用HA相比,长期使用HA对于绝大多数出院后长期门诊随访的患者存在获益不确定和用药不规律、成本较高、输注不方便等问题。近几年进行了多项长期HA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该治疗的临床获益和卫生经济学获益,其中ANSWER研究发现长期HA的合理使用能够减少住院率,节约总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本文中,我们将分析HA治疗肝硬化和腹水的现有临床研究数据,重点关注多项研究之间存在的人群差异和给药方式和疗程的差异、结合HA治疗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解释相关数据差异,给长期HA治疗未来的前景提供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面临的挑战
    徐旭, 范建高
    2022, 27(6):  620-621. 
    摘要 ( 133 )   PDF (572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慢性肝病快速进展的重要原因,并正在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肝细胞肝癌(HCC)的主要原因。鉴于NAFLD-HCC的相关性日益增强,未来的临床试验应评估HCC的病因,尤其是NAFLD/NASH是否会影响HCC患者特定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阐述了NAFLD-HCC 的发病机制、监测和治疗的新理念以及面对新挑战的建议。
    肝性脑病降氨治疗进展
    曾伟兰, 汪艳
    2022, 27(6):  622-624. 
    摘要 ( 248 )   PDF (592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HE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高氨血症被认为是关键因素之一,但血氨水平与HE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全身炎性反应、肠内微生态改变,以及内毒素血症等可能与高血氨发生协同作用,共同影响HE进展和结局。HE治疗方案目前仍以降低氨生成和吸收、提高氨清除率为主要策略。基于肝硬化HE患者的降氨药物治疗临床研究发现,促炎因子水平与血氨异常以及HE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影响炎性反应可能在降氨药物的HE防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合理精细化的HE患者分层,研发联合抗炎作用的降氨治疗新策略、新方法,对进一步提高肝硬化HE防治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FONTAN术后相关性肝病研究进展
    徐强, 王亚年, 吴炎
    2022, 27(6):  624-627. 
    摘要 ( 119 )   PDF (643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ontan术式的发展和多学科联合管理使得患有单室生理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Fontan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中包括Fontan相关性肝病,并且几乎100%的患者在青春期会出现临床上无症状的肝纤维化。本文就Fontan相关性肝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的进展做如下综述,以期为慢性肝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肝癌
    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史冬梅, 项晓刚, 赵刚德, 王晓琳
    2022, 27(6):  628-633. 
    摘要 ( 170 )   PDF (647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HC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对HCC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的115例HCV相关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未治疗组(UCHC)、治疗失败(TF)组及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特点及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al agent,DAA)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115例患者中,男72例(62.6%),女43例(37.4%);年龄36~84(62.6±7.1)岁。传播途径主要为输血或相关血制品占57.4%,其次吸毒占11.3%。 基因型1型59.1%,基因2型14.8%,基因3型14.8%,基因6型5.2%,未测出6.1%。三组在发生HCC时的年龄、性别、输血史、基因1型、WBC计数、Hb、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VR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比例、HBsAg阴性、抗HBc-IgG阳性患者比例、ALT、AST、AFP水平低于TF组和UC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VR组的PLT、Alb、eGFR水平高于TF组和UC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组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TF组(36.4%)和UCHC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年,SVR组患者疾病进展为10.3%,明显低于TF组(54.5%)和UCHC(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析TF组和UCHC组肿瘤治疗9个月内完成DAA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分别为42.9%和20.0%,明显低于未使用DAA患者的75.0%和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VR组患者2年内死亡率为6.9%,低于TF组(36.4%)和UCHC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为HCV相关HCC采取广泛、有效的DAA抗病毒治疗,以提高对HCC治疗效果、降低HCC的转移及恶化提供了依据。
    儿童和青少年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孙文博, 杜春海
    2022, 27(6):  634-636. 
    摘要 ( 170 )   PDF (640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和青少年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方法 回顾2013年1月—2016年12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儿童和青少年HCC患者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4(8,16)岁;其中15例(46.9%)经超声引导肝组织穿刺活检确诊,12例(37.5%)经手术活检确诊,5例(15.6%)经CT、AFP联合诊断确诊。计算生存率,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儿生存率的差异。t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32例儿童和青少年HCC患者中HBV阳性22例、阴性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可知,HBV阳性、阴性组年龄分别为15(10,16)岁、11(8,15)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905,P<0.05);HBV阳性、阴性组中肝硬化分别为13例(59.1%)、2例(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5);HBV阳性患儿Alb及PLT分别为37(35,40)g/L、208(170,286)×109/L,与阴性患儿[43(39,46)g/L、314(245,360)×109/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012,-10.523,P<0.05)。32例儿童和青少年HCC患儿中位生存期为6(4,10)个月,其中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34.4%(11/32)、15.6%(5/32)及6.3%(2/32)。手术切除、TACE及保守治疗患儿分别为14例、7例及11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10,42)、5(2,8)及4(1,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阳性、阴性患儿1年生存率分别为56.3%(5/22)、60.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4,P<0.05);有、无门静脉侵犯患儿1年生存率分别为22.7%(9/11)、12.5%(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4,P<0.05);有、无远处转移患儿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12.5%(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4,P<0.05)。鉴于纳入病例数较少,本研究未比较各临床资料3年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论 儿童和青少年HCC患儿中HBV感染仍是常见的原因,伴有肝硬化时更易发生。儿童和青少年HCC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因此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加强儿童和青少年高危群体HCC筛查和监管、积极治疗HBV感染,对于该部分患者HCC的防治至关重要。
    肝脏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后血供状态评估的价值
    周成香, 刘亚斌, 苏红, 蒋怡香, 林海燕
    2022, 27(6):  637-639. 
    摘要 ( 143 )   PDF (698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CEUS)对原发性肝癌(PLC)微波消融术后血供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微波消融术的PLC患者66例,合计病灶72个。于患者术后1个月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增强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CEUS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式中患者病灶残存血供情况,以DSA检查病灶残存血供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一致性分析增强CT及CEUS对术后病灶残存血供的诊断价值。结果 肝癌患者消融术后,DSA显示无残存血供病灶13个,残存血供病灶59个,增强CT显示无残存血供病灶18个,残存血供病灶54个,CEUS显示无残存血供病灶13个,残存血供病灶59个。经一致性分析,72个病灶中增强CT检查阳性54例,灵敏度为0.915,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0.931,Kappa为0.796。经一致性分析,72个病灶中CEUS检查阳性59例,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1.000,Kappa为1.000。结论 CEUS用于评估PLC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病灶残存血供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肝癌射频消融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民强, 查晓亮, 黄湘荣, 吴强, 何仁亮
    2022, 27(6):  640-643. 
    摘要 ( 373 )   PDF (669KB) ( 1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筛选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全麻下CT引导经皮肝穿刺RFA的HCC患者102例,根据术后24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情况分为中重度疼痛组(VAS ≥ 3分)和非中重度疼痛组(VAS < 3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肝硬化及肝脏手术情况、术前疼痛情况、肿瘤病灶大小、肿瘤位置、与肝包膜的距离、肿瘤数量、消融病灶数量、消融时间及手术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中重度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6例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了中重度疼痛。与非中重度疼痛组比较,中重度疼痛组术前合并疼痛、病灶> 1.5 cm及消融时间>12 min比例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 1.5 cm及消融时间>12 min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HCC患者肿瘤病灶> 1.5 cm或RFA消融时间>12 min时术后易发生中重度疼痛,术后应注意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T2WI序列图像与多期多排螺旋CT扫描对肝硬化患者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宋文月, 耿承军, 江凯
    2022, 27(6):  644-646. 
    摘要 ( 155 )   PDF (692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的T2加权成像(T2WI)与多期64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64-MDCT)扫描对肝硬化患者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背景下结节或小肝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于术前行MRI的T2WI扫描和多期64-MDCT扫描,以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一致性分析评价两种检查方式单一及联合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肝癌患者46例,肝硬化结节患者30例。MRI的T2WI结果显示,小肝癌患者43例,肝硬化结节患者33例,其中肝硬化退变结节13例,肝硬化再生结节20例。多期64-MDCT检查结果显示,小肝癌患者39例,肝硬化结节患者37例。经一致性分析发现,MRI的T2WI诊断小肝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91、0.933,多期64-MD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04、0.933,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935、0.967。结论 MRI的T2WI和多期64-MDCT扫描均可用于肝硬化患者结节、小肝癌的诊断与鉴别,且联合检查时灵敏度、特异性更高。
    病毒性肝炎
    血清HBV R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的meta分析
    张琪, 王余彦, 秦波
    2022, 27(6):  647-651. 
    摘要 ( 97 )   PDF (965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清HBV RNA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方面的意义,为寻找指导安全停药的新型血清学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https://clinicaltrials.gov/并获取2016年至2020年期间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献;同时进行手工检索。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血清HBV RNA阴性患者,停药时血清HBV RNA阳性患者停药后面临更高的临床复发风险(RR=2.98, 95%CI=1.55~5.72, P=0.001)。结论 血清HBV RNA是协助预测停药后临床复发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未来血清HBV RNA在预测抗病毒治疗后停药复发方面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周围积液患者的MSCT表现及血生化指标观察
    叶飞, 叶剑飞, 陈学飞
    2022, 27(6):  652-654. 
    摘要 ( 246 )   PDF (647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门静脉周围积液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血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将MSCT图像上观察到门静脉周围积液的患者纳入观察组(51例),无门静脉周围积液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9例)。观察门静脉周围积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MSCT表现;比较两组血生化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 经MSCT检查,观察组患者在门静脉期可观察到肝门区门静脉主干和分支的周围区域均有积液,影像学表现为门静脉左右支主干和分支的周围区域呈液性低密度影,门静脉周围积液表现为两种征象,当扫描层面和门静脉走行平行,表现为轨道征,当扫描层面和门静脉走向垂直,表现为靶征;观察组GGT、AST、ALT水平分别为(218.94±36.52)U/L、(192.04±31.75)U/L、(288.49±52.74)U/L,对照组GGT、AST、ALT水平分别为(174.58±28.75)U/L、(158.62±22.68)U/L、(229.37±46.52)U/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GT、AST、ALT水平较高(P<0.05)。结论 门静脉周围积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MSCT检查中表现为轨道征或靶征,与无门静脉积液的患者相比,其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高。
    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新指标:抗HBc-IgM/HBV DNA定量log值
    赵伟, 陈艳清, 季媛媛, 程琳, 周海东, 郭长峰
    2022, 27(6):  655-657. 
    摘要 ( 223 )   PDF (596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指标。方法 收集132例急性乙型肝炎和2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入院48 h内的抗HBc-IgM/DNA定量log值,急性乙型肝炎组为5.18(0.03,13.65),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0.04(0.01,3.4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抗HBc-IgM/DNA定量log值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敏感度95.45%,特异性97.47%,最佳约登指数0.929,AUC为0.991,cutoff值1.025,简化为1时敏感度和特异性不变。抗HBc-IgM/DNA定量log值与传统指标抗HBc-IgM相比,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入院48 h内的抗HBc-IgM/DNA定量log值,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一个新指标,≥1考虑急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刘益, 周自忠, 刘刚, 徐海荣
    2022, 27(6):  658-661. 
    摘要 ( 355 )   PDF (609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在72 h内行TIPS治疗的102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肝性脑病将其分为肝性脑病组42例,非肝性脑病组60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资料与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中,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1.18%(42/102),其中0~1级20例(47.62%),2级11例(26.19%),3级7例(16.675),4级5例(11.90%)。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肝性脑病与凝血时间、MELD评分、HVPG存在明显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LD评分(OR=3.50,95%CI:1.70~7.10)、HVPG(OR=3.90,95%CI:1.58~9.67)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较高,MELD评分、HVPG是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PALBI联合AMIS65评分系统用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董其刚, 许军
    2022, 27(6):  662-667. 
    摘要 ( 194 )   PDF (753KB)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PALBI联合AMIS65评分系统用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3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入院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201)和死亡组(n=29),采集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血液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PALBI评分和AMIS65评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计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PALBI和AMIS65评分单独和联合预测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21.64 ± 2.97 vs 20.12 ± 2.68, t=2.816, P=0.005)、总胆红素(34.76 ± 2.78 vs 26.87 ± 3.02, t=13.277, P<0.001)、国际标准化比值(1.55 ± 0.21 vs 1.33 ± 0.38, t=4.649, P<0.001)、PALBI评分(-1.43 ± 0.31 vs -1.94 ± 0.26, t=9.629, P<0.001)和AMIS65评分(3.45 ± 0.58 vs 2.09 ± 0.41, t=12.195, P<0.001)明显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白蛋白(27.54 ± 6.01 vs 31.98 ± 5.01, t=4.346, P<0.001)、血小板计数(71.99 ± 18.23 vs 83.56 ± 24.25, t=1.829, P=0.049)和Child-Pugh分级 A比例(3.45% vs 33.83%, χ2 = 26.117, P<0.001)明显低于生存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LBI评分(OR=1.597, 95%CI: 1.597~2.449)和AMIS65评分(OR=2.162, 95%CI: 1.499~3.357)是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得到方程为logit(P)=-0.541+0.682XPALBI评分+0.771XAMIS65评分。ROC曲线结果显示,PALBI评分单独预测最佳临界值为-1.69分,对应的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80.60%,AUC为0.801(95%CI: 0.750~0.852);AMIS65评分单独预测临界值为2.73分,对应的灵敏度为65.52%,特异度为62.69%,AUC为0.760(95%CI: 0.707~0.812);回归联合检测最佳截断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6.55%,95.52%和0.975(95%CI: 0.924~0.986),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均显著高于PALBI评分和AMIS65评分单独预测(P<0.05),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PALBI评分和AMIS65评分是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回归分析表明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肝硬化伴与不伴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及预后
    李爽旗, 蒙连新, 韦素雨, 王焬圣, 季红运, 吴娜
    2022, 27(6):  668-671. 
    摘要 ( 150 )   PDF (610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肝硬化伴与不伴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探讨血糖水平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82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合并HD组40例,非HD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肝功能分级、BMI指数、实验室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病死率、出院后再入院率的差异。logisitic回归分析并发HD的危险因素。结果 非HD组与HD组年龄、住院天数、病程、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 病因、BMI指数 、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死亡人数均为0,非 HD 组再次住院 1 例,HD组再次住院8例。出院后HD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35%)与非HD 组(14.28%)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7,P=0.029),其他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Child-Pugh分级 C 级是肝硬化合并HD影响因素,不良临床表现的危险因素中合并高血糖占主导地位。结论 非HD组与HD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肝功能均存在差异,病程、Child-Pugh分级 C 级是合并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肝功能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分析
    张霞, 赵子瑜, 李敏
    2022, 27(6):  672-674. 
    摘要 ( 140 )   PDF (634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UGH)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ACLF患者312例,其中UGH组17例,非UGH组195例。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ACLF患者发生UGH独立危险因素;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UGH组、非UGH组既往UGH史分别为52例(44.4%)、14例(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H组、非UGH组感染分别为12例(10.2%)、5例(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H组、非UGH组腹水分别为56例(47.8%)、47例(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H组、非UGH组肝性脑病分别为6例(5.1%)、7例(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H组、非UGH组MELD评分分别为(19.0±6.5)分、(11.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GH组Hb、TBil、ALT、AST、INR及血清钠分别为(84.8±13.4)g/L、(52.3±9.8)μmol/L、(82.5±17.0)U/L、(73.3±15.2)U/L、(1.4±0.2)及(132.2±6.6)mmol/L,与非UGH组的(106.4±16.1)g/L、(24.5±5.6)μmol/L、(58.4±11.6)U/L、(46.2±8.9)U/L、(1.0±0.2)及(140.6±7.6)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既往UGH史、MELD评分和INR是HBV-ACLF患者发生UGH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随访3个月后,UGH组、非UGH组28 d生存率为66.7%(78/117)、87.7%(171/195);UGH组、非UGH组90 d生存率为40.2%(47/117)、77.9%(15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LF患者并发UGH临床预后较差,应重视患者既往UGH史、凝血状态,早期临床干预以避免UGH发生。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董杰, 孙孟颖, 周晓蕾, 杨晴
    2022, 27(6):  675-678. 
    摘要 ( 263 )   PDF (722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珠海市人民医院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75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7例,未合并肺部感染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胆固醇、血清钠、甲胎蛋白、白蛋白、PTA、C反应蛋白等6项生化指标,Child-Pugh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分析生化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分别为9例(24.3%)、12例(32.4%)、10例(27%)和9例(24.3%),高于非合并肺部感染组的1例(2.6%)、2例(5.3%)、2例(5.3%)和1例(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水的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未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相比,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血清钠、甲胎蛋白、白蛋白、PTA的表达水平下降,CRP及PCT则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肺部感染组Child-Pugh评分为(5.3±0.43)分,合并肺部感染组为(8.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hild-Pugh评分与CRP及PCT含量呈正相关,与胆固醇、血清钠、甲胎蛋白、白蛋白及PTA呈负相关。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可加重患者症状,影响患者预后,胆固醇、血清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PTA、甲胎蛋白及PCT可能是影响HBV-ACL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陈红, 赵莎莎, 杨婉君
    2022, 27(6):  679-682. 
    摘要 ( 166 )   PDF (609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慢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特征,探讨这些临床特征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慢性DILI患者340例,统计导致慢性DILI发生的药物种类。于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为预后不良组(n=102)和预后良好组(n=238),对比两组基础信息、临床病理资料及肝生化相关指标。取ALT、AST、Alb、TBil、DBil中位值作为截断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患者中,引起慢性DILI的药物有十几种,其中中药占31.18%,解热镇痛药占12.35%,抗肿瘤类占11.76%,抗生素类占9.41%,其次为激素类、心血管类、保健品类等。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患者占57.84%、63.74%,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1.60%、37.82%;预后不良组ALT、AST、ALP、TBil、DBil、GGT水平分别为(524.58 ± 89.53)U/L、(408.45 ± 89.56)U/L、(192.42 ± 78.45)U/L、(43.25 ± 12.64)μmol/L、(32.58 ± 12.41)μmol/L、(148.52 ± 51.44)U/L,预后良好组分别为(329.75 ± 87.55)U/L、(272.41 ± 78.48)U/L、(176.52 ± 69.86)U/L、(32.15 ± 14.15)μmol/L、(28.47 ± 8.97)μmol/L、(139.45 ± 42.52)U/L,预后不良组ALT、AST、TBil、DBi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Alb水平为(45.15 ± 15.42)g/L,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的(59.86 ± 17.45)g/L(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60岁、非肝细胞型、ALT≥435.40 U/L、AST≥325.24 U/L、Alb≤52.15 g/L、TBil≥38.53 μmol/L、DBil≥29.14 μmol/L是慢性DIL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慢性DILI的药物较多,年龄、肝损伤类型及肝生化指标与慢性DILI患者转归具有较大关系,采用易引起慢性DILI的药物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控患者肝生化指标,并及时进行干预,控制DILI的发生和发展。
    17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赵娇, 肖丽
    2022, 27(6):  683-687. 
    摘要 ( 156 )   PDF (655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Kruskal-Wallis H检验、ROC-AUC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的年龄为(46.7±13.5)岁,女性125例。患者服用中草药(何首乌、雷公藤、土三七、三七、鱼腥草、蒲公英、黑骨藤、癞宝草等)和膳食补充剂(减肥代餐剂、酵素、维生素复合剂、减肥剂)102例(60.0%)、服用抗菌药物28例(16.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14例(8.2%)。肝细胞损伤型118例(69.41%),胆汁淤积型29例(17.06%),混合型23例(13.53%)。18例患者行肝穿刺检查,病理基本符合DILI诊断,但是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的一致性并不理想(K值=0.04)。年龄≥40岁(P=0.025;OR=2.731;95%CI:1.134~6.576)、饮酒(P=0.003;OR=5.348;95%CI:1.786~16.234)和糖尿病(P=0.01;OR=8.848;95%CI:1.699~46.073)是D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例服用土三七胶囊超过1个月的患者死亡。结论 DILI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1~60岁,女性居多,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是DILI的主要致病因素,肝细胞损伤型是DILI的主要临床分型。肝活检有助于诊断,但并非DILI的必要诊断方法。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其他肝病
    等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
    吴小溪, 汪涛, 杜晟楠, 高静静, 蒋元烨, 曹勤
    2022, 27(6):  688-692. 
    摘要 ( 223 )   PDF (739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等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干预NAFLD患者4周后的血清代谢标志物变化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就诊的23例NAFLD患者,采用等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干预4周,在干预前后对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及血脂进行常规检测,并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血清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经过4周低碳饮食干预后入组患者体质量、BMI及腰围较前显著下降,分别为74.00(70.75,80.00) kg 比 72.50(69.50,78.25) kg(Z=-3.083,P=0.002);25.63(24.40,26.17) kg/m2 比 24.87(24.27,26.15) kg/m2(Z=-3.389,P=0.001);100.00(91.50,104.00) cm 比 98.00(94.50,100.00) cm(Z=-2.560,P=0.010)。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KP、AST、GGT较前显著下降分别为42.00(30.00,77.50) U/L 比 22.00(14.50,44.00) U/L(Z=-2.875,P=0.004);87.00(81.00,99.50) U/L比78.00(61.00,96.00) U/L(Z=-2.282,P=0.023);30.00(19.00,45.50) U/L 比 22.00(19.00,29.00) U/L(Z=-2.273,P=0.023);35.00(29.50,55.00) U/L 比 29.00(22.00,44.50) U/L(Z=-2.374,P=0.018)。此外,患者TC、GLU水平较前显著下降分别为5.01±1.38 mmol/L 比 3.03±1.56 mmol/L(t=5.002,P<0.01);5.40(5.10,5.50) mmol/L 比 4.50(4.20,4.80) mmol/L(Z=-3.788,P<0.01)。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干预前后的血清样本能够完全实现分离,同时发现了67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以氨基酸和磷脂代谢类为主。结论 等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方案可以显著减轻NAFLD患者体质量、降低BMI及腰围,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血糖,进一步通过代谢组学发现该饮食方案主要是影响了患者氨基酸与磷脂代谢。
    骨桥蛋白在不同病理分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表达特点分析
    王彦坤, 马俊骥
    2022, 27(6):  693-697. 
    摘要 ( 233 )   PDF (1023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70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HE、Masson和Gomori银染方法评估PBC肝脏不同病理分期组织病变和纤维化。CK19、CK7和OPN抗体用来研究PBC肝组织胆管损伤情况和OPN表达特点。采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PBC病理分期与OPN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0例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 )均阳性。女性和男性比例为6∶1。PBC病理分期1-4期分别为18例,17例,18例和17例,年龄分别为(48±12)岁,(48±12)岁,(53±9)岁和(56±7)岁。与1期PBC患者年龄相比,4期年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随着PBC病程进展,肝纤维化和胆管损伤逐渐加重。与PBC病理1期(χ2=12.586, P<0.01)、2期(χ2=21.394, P<0.001)和4期(χ2=4.972, P=0.026)相比,OPN免疫组化评分强表达的比例在3期PBC明显升高,达到83.33%。OPN阳性细胞在1期PBC汇管区偶尔可以看到,而与1期PBC的不同,在2期至4期PBC肝组织汇管区中OP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采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BC病理分期与OPN病理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96, P=0.001)。结论 PBC发展到肝纤维化后,OPN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肝硬化期后OPN高表达比率降低。OPN高表达提示胆管免疫损伤负荷加重,同时也预示肝组织增生能力较强。OPN与PBC病理分期密切结合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化比例及其临床意义
    周艳艳
    2022, 27(6):  698-702. 
    摘要 ( 160 )   PDF (631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化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原第四六四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相关炎症细胞因子mRNA表达以及血清中Th1类、Th2类、Th17类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病例组CD3+、CD4+、CD16+、CD56+、Treg、CD4+/CD8+分别为(67.84±9.56)%、(34.92±5.83)%、(18.39±1.58)%、(17.26±1.85)%、(3.15±1.23)%、(1.32±0.21)%,对照组为(74.85±8.95)%、(43.18±5.25)%、(21.83±1.24)%、(20.39±2.84)%、(4.82±1.42)%、(1.93±0.24)%,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CD8+表达水平为(29.75±3.95)%,对照组为(26.82±4.17)%,病例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病例组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2,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mRNA表达分别为(0.637±0.014)、(0.735±0.133)、(0.952±0.007)、(0.634±0.025)、(0.753±0.038)、(0.722±0.026)、(0.683±0.047)、(0.933±0.019),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75±0.023)、(0.641±0.037)、(0.631±0.005)、(0.593±0.036)、(0.522±0.023)、(0.512±0.041)、(0.573±0.045)、(0.566±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h1类(IFN-γ、TNF-α、IL-2)、Th2类(IL-4、IL-6、IL-10)、Th17类(IL-17A、IL-2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降低,提示患者有免疫功能下降,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合并明显炎症反应升高现象。
    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希, 廖杉, 刘小乖
    2022, 27(6):  703-707. 
    摘要 ( 227 )   PDF (625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在胆汁淤积性肝病(ICH)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86例ICH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93例)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观察组(9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UDCA,疗程2周。观察用药前和用药2周患儿的血清炎症[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功能[碱性磷酸梅(ALP)、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调节因子和胆汁酸指标[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1)、胆汁酸(CBA)和甘胆酸(CG)]、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值)]指标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儿用药2周的血清IL-4和IL-10表达水平升高,IL-6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IL-4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用药2周ALP、ALT、TBil、GGT、sVCAM-1、CBA和GG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ALP、ALT、TBil、GGT、sVCAM-1、CBA和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2周双歧杆菌、乳酸菌和B/E数量增多,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和B/E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用药2周大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观察组用药2周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2%,显著高于对照组86.02%(χ2=4.23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45%,与对照组5.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05)。结论 UDCA治疗ICH疗效突出,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道菌群恢复,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VCAM-1和胆汁酸指标有关,且用药安全。
    综述
    巨噬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黄鑫昱, 苏盛元, 王开琛, 王甘露
    2022, 27(6):  708-711. 
    摘要 ( 189 )   PDF (608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及临床的研究结果提示,巨噬细胞是肝癌肿瘤组织含量最多的免疫细胞,其功能表型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在肝癌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经趋化聚集和表型转化发挥建立免疫耐受、促进肝癌血管形成及恶性转归、增加肝癌化疗耐药性的作用。抑制单核细胞的募集,清除已有的TAMs,诱导TAMs再分化等与巨噬细胞相关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可行性。总之,巨噬细胞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靶向巨噬细胞的免疫治疗为肝癌治疗提供潜在抗癌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相关骨病的研究进展
    郭蕊, 崔莹, 王诗美, 樊微微, 胡晓丽
    2022, 27(6):  711-715. 
    摘要 ( 96 )   PDF (625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及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免疫细胞活化、慢性炎症以及肠道菌群会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进展,慢性肝病患者需要特殊关注:肝硬化、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移植后均易影响骨的代谢,导致骨质疏松相关的问题。慢性肝病患者的肌少症、髋关节缺血坏死均与骨代谢相关。现就慢性肝病患者并发骨疾病的诊疗指南、发病机制,以及慢性肝病患者的骨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胆汁酸谱的特征及研究进展
    朱时帅, 芦曦
    2022, 27(6):  715-719. 
    摘要 ( 174 )   PDF (622KB) ( 2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无法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疾病分类多种多样,现有研究提示,胆汁酸谱作为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经典标志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进程。本文就胆汁酸谱及影响胆汁酸代谢的因素进行综述,并总结部分典型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血清胆汁酸谱的特征及差异,为通过胆汁酸各组分含量变化对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证据,为观察疾病进展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病例报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致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张丽丽, 胡建华, 勾春燕, 杨君, 王一同
    2022, 27(6):  720-721. 
    摘要 ( 76 )   PDF (578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位肝移植术后新发十二指肠MALT淋巴瘤1例
    高晓贝, 梁栋, 朱晓红
    2022, 27(6):  722-722. 
    摘要 ( 78 )   PDF (556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