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30
    前沿与探索
    终末期肝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管理
    干沁怡, 谢青
    2020, 25(4):  335-338. 
    摘要 ( 193 )   PDF (791KB)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CD4 T细胞并非单纯 “细胞毒”作用
    程浩, 王艳
    2020, 25(4):  338-339. 
    摘要 ( 227 )   PDF (850KB)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分模型日趋成熟
    杨莉玲, 施漪雯, 尤红
    2020, 25(4):  340-341. 
    摘要 ( 274 )   PDF (682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脏芯片模型
    金倩, 范建高
    2020, 25(4):  342-343. 
    摘要 ( 171 )   PDF (673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级执业医师团队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胡江峰, 陆伦根
    2020, 25(4):  344-345. 
    摘要 ( 165 )   PDF (677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过多会使健康受损
    徐玉敏
    2020, 25(4):  345-345. 
    摘要 ( 232 )   PDF (654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VID-19专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与临床特点
    幸鹭, 邢枫, 刘成海
    2020, 25(4):  346-350. 
    摘要 ( 265 )   PDF (788KB) ( 4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孙舟, 王文虎, 黄顺东, 吴国栋
    2020, 25(4):  350-352. 
    摘要 ( 293 )   PDF (704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肝损伤情况,跟踪其进展情况以期了解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53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功能情况、预后转归及治疗周期。结果 53例普通型新冠肺患者中有10例出现肝损伤,主要表现为ALT和/或AST升高,均预后良好。其中合并肝损伤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5.2 d,肝功能正常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肝损伤相对常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SARS-CoV-2感染有关。ALT和AST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预后的一个血清学标志物。
    综合培训和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及护理中的应用
    汪文洋, 胡玲, 童姝睿, 席佩佩, 王探春, 沈秋月, 陈叶, 倪娟
    2020, 25(4):  352-354. 
    摘要 ( 230 )   PDF (688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和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优化处置此类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0年1至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感染内科收治的2例新冠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完善隔离和防护措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观察心理变化,积极给予心理疏导,防治并发症。结果 新冠肺炎的新发性、高传染性、有一定的致死性以及隔离的强制性会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悲观等心理状态。2例患者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专科护理,以及针对发病、转归和防护情况的心理疏导后,其焦虑心理明显缓解,能积极配合隔离和治疗,咽痛、咳嗽、发热及全身乏力等症状逐渐消退,最终均达治愈标准出院。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治疗和防护均具有特殊性,通过综合培训和管理可促使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隔离诊治,促进病情恢复。
    肝癌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大肝癌(附13例报道)
    崔丹, 丁敏, 李伟建, 池嘉昌, 李萍, 翟博
    2020, 25(4):  355-358. 
    摘要 ( 341 )   PDF (834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尾状叶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总结2011年12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仁济医院13例尾状叶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尾状叶大肝癌的完全消融率、并发症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消融。初次完全消融率10例,总消融12例;1、2,3年总体生存分别为11例、10例和6例;2例发生消融相关性梗阻性黄疸,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未见相关手术死亡。结论 对于高危部位的尾状叶肝脏大肿瘤,微波消融治疗安全、有效、可行,可作为不可切除患者有潜力的候选或替代。
    三维重建仿真肝切除系统指导肿瘤右半肝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蒋雷, 陈燕凌, 蔡欣然, 洪海杰, 潘韡, 李戈, 林圣哲, 曹振军
    2020, 25(4):  359-361. 
    摘要 ( 264 )   PDF (704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三维重建及仿真肝切除系统用于肿瘤右半肝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右半肝手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例随机分2组,三维重建组14例,对照组1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手术顺利,术中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三维重建组均无发生肝功不全、肝衰竭、胆汁漏等并发症;对照组中仅1例发生术后一过性肝功能不全。患者手术时间三维重建组为(54.9±5.7)min,对照组为(73.7±7.3)min;术中出血量三维重建组为(124.3±25.2)mL,对照组为(248.0±65.9)mL;术后ALT三维重建组为(124.3±25.2)U/L,对照组为(411.1±95.7)U/L;术后住院时间三维重建组为(6.6±2.2)d,对照组为(8.5±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维重建及仿真肝切除系统可以准确重建肝内脉管走行及其与肿瘤的三维关系,精确计算剩余肝脏体积和肿瘤体积,为肿瘤右半肝切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降低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对肿瘤右半肝切除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小肝癌 MR信号值与微血管侵犯相关性分析
    李鹏, 王巍巍, 安维民, 董景辉
    2020, 25(4):  362-364. 
    摘要 ( 280 )   PDF (958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小肝癌MR信号值与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invasion,MV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整理2010年12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小肝癌手术切除且于术前1周至1个月内行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33例,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微血管侵犯组和非微血管侵犯组,进一步分为甲胎蛋白(AFP)阳性组和阴性组,测量并计算术前 MR图像T1WI、T2WI、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病变信号值与相邻肝背景信号值的比值。结果 33例患者中微血管侵犯22例,非微血管侵犯组11例;AFP阳性组17例,AFP阴性组16例。AFP阳性病例微血管侵犯与非微血管侵犯组间动脉期强化和延迟期强化信号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WI序列、T2WI、DWI序列病变信号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病例T1WI序列、T2WI、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病变信号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肝癌 MR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强化特征可用于预测病变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李秀兰, 刘青, 冉冉
    2020, 25(4):  365-368. 
    摘要 ( 318 )   PDF (714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妇科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监测围手术期的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综合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0~205 min,平均(48.82± 38.40)min,术中出血量2~100 mL,平均(13.18± 35.0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3 d,平均(3.78± 3.1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将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白蛋白术前为23.8~43.5 g/L,平均(33.95±4.61)g/L,术后为22.9~42.6 g/L,平均(32.04±4.24)g/L;血小板术前30~278×109/L,平均(71.84±44.45)×109/L,术后21~266×109/L,平均(67.58±44.59)×109/L,术后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正确充分的围手术处理,熟练掌握宫腔镜手术技巧,注重止血,预防感染的前提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影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胡华华, 刘俊, 关丽愉, 许捷鸿, 易宏, 李中专, 覃树芬, 邓翔宇
    2020, 25(4):  369-371. 
    摘要 ( 249 )   PDF (704KB) ( 3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影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间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半年按照是否出现静脉破裂出血分成出血组(30例)和未出血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Child-pugh评分、血小板计数、经超声测算出的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均值差异,评估所得指标与静脉破裂出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血流动力学指标,ROC曲线分析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8.97±3.04)、血小板计数[(142.60±38.66)×109/L]、经超声测算出的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1.54±0.62)mm]、平均血流速度[(15.79±4.17)mm/s]等指标中,只有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局密切相关(r=-0.294、-0.451,均P<0.01),其余指标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食管壁内外及交通支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局呈正关系,其特异性与敏感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食管壁内外曲张静脉的内径>1.875 mm, 平均血流速度超过13.75mm/s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更大,其敏感度分别为0.533、0.833;特异度分别为0.125、0.589。结论 食管壁内外曲张静脉的平均内径、平均血流速度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局正相关。
    病毒性肝炎
    肾小管HBAg阳性表达与HBV相关肾功能损伤预后的关系
    刘栋, 苏康乐, 张翠杰, 翟亚玲, 李芳华
    2020, 25(4):  372-374. 
    摘要 ( 251 )   PDF (702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肾小管乙型肝炎抗原(HBAg)阳性表达与HBV相关肾功能损伤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乙肝相关性肾病(HBV-G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肾组织中有无HBAg沉积分为HBAg沉积组与无HBAg沉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HBsAg、HBeAg、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血尿酸(SUA)、血肌酐(Scr)、HBV DNA。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G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BAg沉积组男32例,年龄(41.5±9.5)岁,存在肾病综合征24例,存在肾炎综合征22例,白蛋白(54.37±6.43)g/L,LDL(3.84±1.43)mmol/L,TG(1.43±0.84)mmol/L,TC(6.14±1.03)mmol/L,Hb(147.54±20.46)g/L,SUA(382.62±94.57)μmol/L,Scr(133.75±13.76)μmol/L,HBV DNA(5.43±1.42)拷贝/mL。无HBAg沉积组男30例,年龄(41.6±9.5)岁、存在肾病综合征25例,存在肾炎综合征17例,白蛋白(54.40±6.58)g/L,LDL(3.81±1.38)mmol/L,TG(1.44±0.86)mmol/L,TC(6.11±0.93)mmol/L,Hb(146.87±20.41)g/L,SUA(386.54±96.75)μmol/L,Scr(133.70±13.54)μmol/L,HBV DNA(5.57±1.34)拷贝/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Ag沉积组中存在肾功能损害34例、HBsAg阳性35例、HBeAg阳性33例,无HBAg沉积组中存在肾功能损伤19例、HBsAg阳性20例、HBeAg阳性19例(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证实,存在肾功能损伤,HBsAg、HBeAg阳性为影响HBV-G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影响HBV-G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如肾功能损伤、肾小管HBAg阳性表达等。
    肝功能衰竭
    内科综合治疗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高朋彬, 郑欢伟, 赵晓彦, 王德华, 秦浩, 孟明辉, 张建集, 闫双缓
    2020, 25(4):  375-378. 
    摘要 ( 224 )   PDF (775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HBV-ACLF内科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的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内科综合治疗有效98例,无效42例,死亡23例。有效组肝硬化病史、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无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肝性脑病(OR=1.869,95%CI=1.073~3.256)、消化道出血(OR=3.478,95%CI=1.621~7.462)、肝肾综合征(OR=4.141,95%CI=1.031~5.091)、INR(OR=3.081,95%CI=1.497~6.341)、Scr(OR=2.817,95%CI=1.629~4.871)和MELD评分(OR=1.305,95%CI=1.194~1.426)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HBV-ACLF内科综合疗效肯定,恩替卡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提高疗效,而对于合并并发症、肝功能下降及MELD评分升高者,内科治疗效果较差。
    其他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临床特点与预后
    赵梦, 陈明, 王丽, 胡孙裔
    2020, 25(4):  379-381. 
    摘要 ( 253 )   PDF (707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儿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AI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 138例患儿中AIH-1型96例(69.57%),AIH-2型42例(30.43%)。发热6例(4.35%),恶心、乏力12例(8.70%),转氨酶异常39例(28.26%),黄疸81例(58.70%)。AIH-1型患儿合并炎症性肠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分别为6例(4.35%)、9例(6.52%)、3例(2.17%)、3例(2.17%)。入院时所有患儿均有肝功能异常,AIH-1型者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显著高于AIH-2型者(P<0.05)。117例行肝活组织检查,提示界面性肝炎108例(92.31%),玫瑰花结9例(7.69%),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69例(58.97%);肝脏炎症分级G≥3级66例(56.41%),纤维化分期S≥3级78例(66.67%)。120例行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完全缓解87例(72.50%),部分缓解30例(25.00%),无应答3例(2.50%)。完全缓解后激素减量期45例(51.72%)复发。结论 儿童AIH多见于AIH-1型,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时多数患儿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已明显进展,激素单用或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后可改善患儿生化指标及病理,但易复发。
    N-乙酰半胱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张宁萍, 方颖, 刘雪静, 谢黎, 吴健, 沈锡中
    2020, 25(4):  382-386. 
    摘要 ( 314 )   PDF (1264KB) ( 4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中探索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肝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C57BL/J6小鼠分别给予16周的正常饮食、高脂高糖(HFCD)饮食和HFCD+NAC饮食。比较HE和Masson染色、ALT、AST、IL-1β、肝组织甘油三酯水平评价小鼠肝损伤。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自噬。比较3组小鼠肝组织内线粒体自噬标志物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HFCD组小鼠较对照组ALT[(24.9±2.12)比(176.7±44.32)U/L,P<0.05]、AST[(76.7±9.06)比(291.3±39.66)U/L,P<0.05]、IL-1β[(2.94±0.08)比(9.12±1.21),P<0.05]显著升高,HFCD+NAC组较HFCD组肝功能好转,IL-1β降低[(9.12±1.21)比(6.77±0.58)ng/L,P<0.05]。HFCD组小鼠肝组织内Parkin、PINK1表达降低,同时LC3B II/I比值降低,P62表达量增高。提示HFCD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HFCD+NAC组较HFCD组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可能通过改善肝细胞线粒体自噬,进而减轻肝细胞炎症进展。
    临床与基础研究
    113例药物性肝损伤的回顾性分析
    刘丽艳, 唐晓雯, 胡丽, 张亚蕾, 吴柏霆, 袁继丽, 张雅丽, 刘成海
    2020, 25(4):  387-389. 
    摘要 ( 200 )   PDF (701KB) ( 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诊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 年8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断为DILI的113例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113例DILI 患者,男35 例,女78例,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有基础疾病患者84例(74.34%);主要临床分型是肝细胞损伤型占70.80%;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乏力占73.45%,其次是纳差、皮肤巩膜黄染、恶心、肝区疼痛、呕吐等;导致DILI 的药物西药73例(64.60%),中草药和中成药36例(31.86%),保健品或减肥药4例(3.54%),两种及以上药物联合61例(58.41%)。不同分型之间的年龄、性别、饮酒史、过敏史、RUCA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不同分型之间有无基础疾病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LI以女性、中老年、有基础疾病及多种药物联用多见,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居多;应提高患者对于DILI的认识及关注,避免多药联合及随意滥用药物和保健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病情变化的临床观察
    俞海英, 郭银燕, 丁巧云, 钟艳丹, 曹兴国, 杨永峰
    2020, 25(4):  390-393. 
    摘要 ( 244 )   PDF (709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减少停药后的病情复发和维持慢乙肝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停药后疗效持久性,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分析停药后病情变化,探讨安全停药的时机。方法 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服用不同种核苷(酸)类似物进行分组,分析停药后出现ALT、TBil异常、HBV DNA阳转率及肝衰竭的情况与服药的种类、服药的疗程的关系。结果 各组CHB患者服药疗程在1~<3年后停药,HBV DNA均转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无论服用哪种核苷(酸)类药物过早停药均导致病毒学复发;当服药疗程在9~<12年后停药,HBV DNA阳转明显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论服用哪种核苷(酸)类药物延长疗程均可以抑制病毒学复发;各组在相同的服药疗程3~<6、6~<9年后停药HBV DNA转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阿德福韦酯组中出现HBV DNA转阳率最高,其次为拉米夫定组。各组在相同服药疗程停药后出现ALT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0.05、<0.05),其中阿德福韦酯组中出现ALT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拉米夫定组。各组在服药疗程1~<3、3~<6、6~<9年后停药出现TBil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0.01),其中阿德福韦酯组中出现TBil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拉米夫定组。各组在服药疗程1~<3、3~<6年后停药出现肝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阿德福韦酯组出现肝衰竭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拉米夫定组。各组在延长服药疗程后停药的患者出现HBV DNA阳转率、ALT异常率、TBil异常率及肝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服药1~<3年后停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论哪种核苷(酸)类药物过早停药均导致病毒复发;延长服药疗程后停药的可减少病情复发。服用阿德福韦酯停药复发时间短,停药复发率高,病情最重。
    替诺福韦阻断高HBV DNA载量孕妇母婴传播临床效果观察
    周培, 渠淑云
    2020, 25(4):  393-395. 
    摘要 ( 129 )   PDF (702KB) ( 7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在阻断高HBV DNA载量孕妇母婴传播中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23例孕妇临床资料:HBsAg和HBeAg为阳性;HBV DNA载量>106拷贝/毫升;并在孕中晚期(31±3.45周)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二吡呋酯胶囊(Tenofovir,TDF)300 mg/d直至分娩后,婴儿出生后立即给予乙肝疫苗10 μg及HBIG 100~200 U联合免疫,1个月和6个月时再次注射10 μg乙肝疫苗。对比治疗前后孕妇HBV DNA载量、ALT、Cr值及婴儿的性别、体重、Apgar评分、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有无出生缺陷及HBsAg情况。结果 孕妇:治疗前HBV DNA载量为(8.54±0.69)lg 拷贝/毫升,治疗后HBV DNA载量降低为(5.39±1.22)lg拷贝/毫升(P<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及Cr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孕妇因消化道症状停药。婴儿:失随访3例,余20例婴儿随访12个月HBsAg定性为阴性,无出生畸形,Apgar8-10分。结论 TDF在阻断高载量HBV DNA孕妇母婴传播效果是积极的,初步研究显示较为安全,对于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预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不同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
    高晓红, 郝晓芳, 景鹏
    2020, 25(4):  396-400. 
    摘要 ( 302 )   PDF (782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核苷(酸)类药物(NAs)长期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7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NAs药物不同分组,比较抗病毒治疗1年、2年、3年、4年、5年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系列、肝脏硬度值(LSM)、门静脉宽度和脾脏厚度改善情况。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应用三种药物抗病毒治疗后ALT、AST、TBil、Alb、HA、LN、LSM值、脾脏厚度与基线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为0.000,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LT、AST、TBil、Alb、HA、LN、LSM值、脾脏厚度均可得到改善。三种药物抗病毒治疗后ALT、AST、TBil、Alb、LN和门静脉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SM值及脾脏厚度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V组和LAM+ADV组优于ADV组(在HA方面),ETV组优于ADV组和LAM+ADV组(在LSM值和脾脏厚度方面)。结论 ADV、ETV和LAM +ADV三种药物,达到病毒学长期抑制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可不同程度改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且在HA方面ETV组和LAM+ADV组优于ADV组,在LSM值和脾脏厚度方面ETV组优于ADV组和LAM+ADV组。
    替诺福韦酯补救治疗对HBV感染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李永涛, 卜贤玉, 李滨
    2020, 25(4):  400-402. 
    摘要 ( 204 )   PDF (699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片作为补救治疗对HBV感染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治疗失败的HBV感染伴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的基线HBV DNA与ALT将患者分为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高ALT组与低ALT组,采用替诺福韦酯片进行补救治疗,比较病毒学累积应答率、HBeAg转换累积率、ALT累积复常率。结果 58例患者经96周补救治疗后,70.69%患者病毒学应答、34.48%患者HBeAg血清转换、82.76%患者ALT复常。低载量组病毒学累积应答率、HBeAg累积转换率、ALT累积复常率显著高于高载量组(P<0.05)。高ALT组与低ALT组的病毒学累积应答率、HBeAg累积转换率、ALT累积复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7%(7/58)。结论 选择替诺福韦酯片作为补救治疗用于HBV感染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ALT、HBeAg等指标,尤其对基线HBV DNA低的患者,效果十分理想。
    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脏TRF1和TRF2表达影响
    王家欢, 李震
    2020, 25(4):  402-406. 
    摘要 ( 142 )   PDF (729KB) ( 2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脏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表达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TACE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8例。TACE组患者予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肝脏的TRF1和TRF2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TACE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0.34%(35/58),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77.58%(45/58),TACE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显著低于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ACE组患者血清CEA、血清AFP水平均显著高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肝脏TRF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肝脏TRF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TACE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9.31%(46/58),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4.83%(55/58),TACE组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小肿瘤组织体积,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调节肝脏癌变病灶处TRF1和TRF2水平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组织生长,延缓肝癌发展,值得在临床推广。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3年生存观察
    穆双锋, 李敬霞, 穆立祥
    2020, 25(4):  406-408. 
    摘要 ( 284 )   PDF (735KB) ( 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大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3年生存情况。方法 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为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73例,其中对照组予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予3-DCRT联合TACE治疗,均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观察两组远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68%(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AFU、CA19-9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15%、79.45%、61.64%、3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6%、52.05%、32.88%、23.29%(P<0.05)。结论 3-DCRT联合TACE治疗大肝癌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CT能谱成像与MRI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周西, 刘启榆, 杨伟, 王忠, 范丹丹, 温凌字
    2020, 25(4):  409-412. 
    摘要 ( 216 )   PDF (712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能谱成像(GSI)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经专家会诊后行TACE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行GSI、MRI病灶检查及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以数字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比较GSI、MRI检查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情况。结果 DSA诊断肝细胞癌TACE术后病灶残留或病灶复发97个,40个无病灶残留或复发。GSI扫描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的灵敏度(88.66%)显著高于MRI扫描的灵敏度(70.10%)(P<0.05),漏诊率(11.34%)显著低于MRI扫描的漏诊率(29.89%)(P<0.05),特异度两种扫描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I扫描的肿瘤包膜检出率显著高于MRI扫描的肿瘤包膜检出率(P<0.05);碘油沉积均匀病灶组ICratio值显著高于碘油沉积不均匀病灶组(P<0.05);GSI扫描诊断TACE术后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病灶残余或病灶敏感度高于MRI扫描,但特异度低于MRI扫描。结论 与MRI扫描检查比较,GSI扫描检查在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对肿瘤包膜检出率高于MRI扫描检查,GSI对碘油沉积病灶残留及病灶复发有较高的灵敏度,GSI扫描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价值略优于MRI。
    血清spHBV及PIVKA-Ⅱ联合检测对HBV所致肝癌的预测价值
    李飞, 郭振添, 莫海兴, 丁爱娇, 张拔山
    2020, 25(4):  412-415. 
    摘要 ( 146 )   PDF (777KB) ( 3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血清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spHBV)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检测对HBV所致肝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46例(分别为肝癌组和非肝癌组)。采用ABI7600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标本spHBV DNA和wtHBV DNA。血清spHBV即通过(spHBV DNA/wtHBV DNA)*100%来表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IVKA-Ⅱ。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spHBV及PIVKA-Ⅱ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癌组血清spHBV及PIVKA-Ⅱ明显高于非肝癌组( P<0.05)。血清spHBV及PIVKA-Ⅱ单纯检测在肝癌患者诊断中最佳截点分别为11.66%、41.63 mAu/mL,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805,而联合检测其AUC高达0.965。结论 血清spHBV及PIVKA-Ⅱ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基于超声心动图评价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脏重构及心肌力学特征
    胡玉藏, 倪文璐
    2020, 25(4):  416-419. 
    摘要 ( 138 )   PDF (713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脏重构及心肌力学特征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n=76),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合格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80)。两组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电图、SD-STI图像处理软件获取心脏解剖结构、心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各相关参数。比较两组各参数之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LAD、LVRI、L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IVSTs、RVFA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VA、TrE、TrA、AV、CO及SV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TAPSE、e低于对照组,E、E/e、RV-Te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LPS-CSmax、GLPS-RSmax、GLPS-LSmax均低于对照组,AS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心肌重构及明显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情况,利用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肝硬化患者心肌受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基础。
    Th17和Treg细胞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曾丹, 王卫政
    2020, 25(4):  419-422. 
    摘要 ( 203 )   PDF (713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辅助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65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合并肝衰竭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体检者,检测Th17、Treg、Th17/Treg表达水平,分析合并肝衰竭组Th17、Treg、Th17/Treg表达水平与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肝衰竭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甲胎蛋白显著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肝衰竭组Th17、Th17/Treg表达显著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Th17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存活组Th17、Th17/Treg表达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Th17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呈正比例关系(P<0.05),Treg与凝血酶原时间呈负比例关系(P<0.05),Th17/Treg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呈正比例关系(P<0.05)。结论 Th17、Th17/Treg与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超声影像特点分析
    王艳艳, 吕海霞
    2020, 25(4):  422-425. 
    摘要 ( 198 )   PDF (897KB) ( 3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肝炎综合征(IHS)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IHS新生儿100例作为IHS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受检者肝左、中、右静脉血管直径(DHV),并测量门静脉主干血管直径(DPV)、最大血流速(PVVmax)以及舒张期血流速(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阻力指数(R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各指标对IHS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超声提示IHS患儿均伴有阻塞性黄疸,其中12例肝母细胞瘤,肝脏光点呈密集分布,肝内可探查到回声强度不等的结节。9例胆总管囊状扩张合并感染,肝脏体积未见异常,胆管液暗区表现为强回声。12例败血症,肝脏肿大,肝区光点非常密集,边缘锐,脾脏肿大。IHS组肝静脉DHV小于对照组,D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S组PSV、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V、DPV、PSV、RI预测IS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29、0.704、0.623。结论 超声对IHS的评估有较高价值,与健康新生儿相比,IHS患儿的肝静脉DHV缩短,DPV增加,PSV、RI也增高。
    HIIT对NAFLD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内脏脂质、胰岛素抵抗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婕, 常毅娜, 曹书义
    2020, 25(4):  426-428. 
    摘要 ( 163 )   PDF (691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治疗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糖尿病性肥胖患者的血脂、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内分泌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NAFLD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配至HIIT组及非HIIT组中,对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等各项治疗进行比较,其中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慢性肝病量表(CLDQ)评分系统。结果 共纳入HIIT组患者48例、非HIIT组患者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内脏脂质、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及CLDQ各项目评分等资料中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12周的HIIT治疗后,HIIT组患者血脂、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而非HIIT组患者无明显变化( P均>0.05)。另外,治疗后的HIIT组患者的血脂、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非HIIT组的(P均<0.05)。结论 12周HIIT治疗可有效改善NAFLD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质、胰岛素抵抗及生活质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视黄醛结合蛋白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宁惠明, 徐燕华
    2020, 25(4):  429-432. 
    摘要 ( 111 )   PDF (719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AFLD患者( NAFLD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72例(健康对照组)。80例NAFLD患者中单纯NAFLD患者30例,伴ALT异常的NAFLD患者5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ALT、AST、TG、TC、FBG、空腹胰岛素水平及RBP4水平,观察NAFLD患者ALT异常、肝纤维化程度、胰岛素抵抗程度与RBP4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NAFLD组患者的AST、ALT、TG、TC、FBG、HOMA-IR、NAFLDF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8.016、8.581、4.997、10.080、4.877、6.989、5.639, P值均<0.01 );RBP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33.95±197.21) ngl/ml vs (249.09±58.78) ngl/mL,t=11.791,P<0.05]。肝纤维化危险组的FBG、HOMA-IR、RBP4高于无肝纤维化组[FBG:(7.05±2.12)mmol/L vs (5.05±0.33)mmol/L,t=-4.644,P<0.01;HOMA-IR(3.88±1.76)vs(2.36±1.72),t=-4.725,P<0.01;RBP4:(588.23±133.33)ngl/ml vs (463.40±103.20)ngl/mL,t=-4.721,P<0.01]。伴ALT异常NAFLD患者的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NAFLD患者[ALT:(106.79±59.56) U/L vs (26.90±8.21)U/L,t=-7.081,P<0.01];但RBP4无明显差异[RBP4:(509.80±118.76) ngl/mL vs (520.44±139.93) ngl/mL,t=-0.348,P=0.729]。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BP4与HOMA-IR、NAFLDFS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0、0.464,P值均<0.01);与ALT(r=-0.061,P=0.593)无相关。结论 NAFLD患者存在RBP4高表达,且在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程度高的NAFLD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血清RBP4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差异性及其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张娟, 徐少勇, 赵晓宏, 黄雪, 张根生, 周庆元
    2020, 25(4):  432-435. 
    摘要 ( 127 )   PDF (714KB) ( 4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微生态差异性及其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121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n=5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n=40)和肝硬化组(n=31)。观察各组肠道微生物、糖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并分析肠道微生物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样真菌数量高于对照组,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BG、FINS、TG、TC、LDL-C指标高于对照组,且HDL-C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样真菌数量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P<0.05);NASH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样真菌数量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单纯性脂肪肝组(P<0.05);肝硬化组FBG、FINS、TG、LDL-C指标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且TC、HDL-C低于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P<0.05);NASH组FBG、FINS、TG、LDL-C指标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且TC、HDL-C低于单纯性脂肪肝组(P<0.05);糖脂代谢指标与肠球菌、肠杆菌、酵母样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乳酸杆菌、双岐杆菌数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NAFLD患者较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肠道微生态、糖脂代谢具有显著差异,且两者有一定相关性。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效果的分析
    吴斌, 宋琪琪, 何文涛, 吴东刚
    2020, 25(4):  436-437. 
    摘要 ( 181 )   PDF (683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近四年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感染率、死亡率、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7%(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3.2%(30/4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感染率,可能与其改善PCT和CRP等指标水平有关。
    综述
    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
    范文瀚, 罗怡平, 廖威, 李成忠
    2020, 25(4):  438-440. 
    摘要 ( 158 )   PDF (747KB)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蒋秋雁, 韩焕钦, 郑伟强
    2020, 25(4):  441-443. 
    摘要 ( 189 )   PDF (690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殊急性胆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鲍建亨, 尚海涛, 刘军舰, 李忠廉
    2020, 25(4):  443-445. 
    摘要 ( 226 )   PDF (689KB) ( 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道
    胃底曲张静脉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并发大面积脾梗死1例
    杨梅, 张文, 吕成娇, 许威
    2020, 25(4):  446-447. 
    摘要 ( 238 )   PDF (862KB) ( 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囊结石合并壶腹周围癌1例并文献复习
    吴东东, 刘宁, 李英, 杜磊, 张大闯, 卢荣增, 晁延军, 董浩, 马富平
    2020, 25(4):  448-448. 
    摘要 ( 192 )   PDF (669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